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杨浦 | 上海这个区给全球人才发出邀请函,挂出5类智能化场景让参赛者“揭榜挂帅”
发布时间:2021-08-10 12:02:00 报送来源:上观新闻

图片 

一年一度的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大赛,是整个上海双创界的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到第五届。今年的比赛于8月10日开始接受参赛作品投稿,持续到9月30日。

记者从大赛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比赛尝试了与以往任何一届都不同的新玩法——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推出聚焦在线新经济的创新挑战赛,由5个头部企业当出题人,“张榜”挂出5类智能化场景作为题目,让参赛者“揭榜挂帅”。

新玩法的背后,不仅关乎一场比赛,更揭示了上海产学研模式与人才评价系统的一次创新。


给创新者出一道“开放题”

比起以往比赛创业团队各出奇招,这次创新大赛是一道聚焦应用领域的“开放题”。发布会上,担任出题人的五家在线新经济企业同台而坐,给出了各自的出题思路和评价标准。

达达集团的陈治平给创业者出的题目十分聚焦——“无人车配送应用场景”。“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物资的末端运转落到了千千万万的配送小哥身上,他们成了最繁忙的人,也因此暴露在风险中。无人车配送,是一个解决方案。”

针对无人车配送场景,陈治平希望创业者通过场景分析报告来回答两个问题——可行性和经济性。前者要解决无人车难以跨越障碍物,难以穿过复杂路段的困境,后者则要思考,如何让无人车的配送效率高于人力。

完成出题后,陈治平还自己给出了一个思路。“比如大学校园,因路况简单、宿舍楼集聚、配送路径单一、路程短等特征,是无人车配送的天然试验场。”

美团提出的“美好生活小帮手”,优刻得的“城市AI治理”,字节大力教育提出的“教育减负”,以及《恋与制作人》制作方叠纸网络关于打造民族动漫品牌的赛题,都呈现一个共同特征——紧扣当前社会关注焦点,要求参赛者对实际应用场景给出解决方案,从而思考智能化生活的未来。

科技创新应服务于大众生活,这是创新的初衷。“创业之星”大赛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是对产学研模式的一次突破,也是对创新本质的一次回归。

图片


“揭榜挂帅”意味着什么?

创业大赛的另一个新亮点无疑是“揭榜挂帅”。“何谓揭榜挂帅,就是‘英雄不论出处’,谁有能力谁揭榜。”杨浦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的王申这样解释。

杨浦向来有“以赛引才”的传统,多年来创业大赛从5200多个项目中评选出613位“创业之星”,为区域贡献税收超过3.15亿元。

比赛就要有评选机制,此次围绕应用场景设置开放式问题,意味着对答题人不设任何特殊门槛。大赛突破性地向全社会张榜,不但让有想法的人才和团队前来揭榜,更提出以解题效果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的“方案最优”原则:谁拿出最优方案,谁就能脱颖而出。

“过去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离不开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固有模式,这次比赛回归到人才能力的本源。”王申指出,本次比赛海外组设美国硅谷、加拿大温哥华、英国伦敦、日韩4个赛区,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富有好奇心、思维开放、充满智慧、做事坚持、具有领导力的创新之星。

以开放姿态评价选拔人才,这是对人才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创新。

最终,“创业之星”奖获得者将直接获得创业接力和中国天使基金会提供的合计200万元融资意向书,同时还可享受园区提供的包括办公工位、咨询服务、创业训练营在内的综合服务包。而这将成为创新人才开启创业生涯的“敲门砖”。

图片


市场化力量的引入

优刻得是杨浦一家土生土长的科技企业,曾参与过往届杨浦“创业之星”大赛,如今它从参赛者变成了出题者。

让企业成为出题人,这种做法以往并不多见。“目前,杨浦已集聚500多家在线新经济企业,他们对创新人才和创新理念是否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最有发言权。”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李金刚说。在发布会上,各出题者也表达了在企业发展阶段对“挖掘创新人才和团队”的渴求。

由政府搭平台、企业设问题、人才提方案的模式,实际上是通过政企合作,将市场化的评价引入到人才选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落地转化应用,促使创新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

在初审筛选阶段,各企业可随时登录后台查看应答情况,并从全球“答题者”的解决方案中选出8个“最佳答案”进入决赛。

而参赛者提交的方案,并不止于比赛本身。字节大力教育的姚听听提到:“有参赛者提出一个自助错题终端,在帮助学生纠正错题的同时,利用算法为每个学生设定错题练习,形成个性化推送。”他指出,不管参赛作品最后是否获奖,都将持续地对社会产生价值。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