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 | 同赴深蓝之约,共襄海装盛会
发布时间:2025-11-07 报送来源:崇明党建

11月5日,“潮涌江海・智汇深蓝”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产才融合发展大会在长兴海洋科技港圆满落幕。大会以海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供给精准对接为核心,汇聚行业龙头、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为崇明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注入澎湃“人才动能”。

此次活动由市委人才办、市人才局、市经信工作党委指导,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区委人才办主办,区人才局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兴海洋实验室智能绿色船海装备与安全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严新平受邀参加并做主题分享。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崇明区委书记李峻,区委常委,市长兴岛管委会党组副书记、执行副主任吴召忠,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晓栋,副区长徐慧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副院长黄文焘,驻岛四大央企领导等出席。

创新为舵,引领产业发展新航向

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在致辞中指出,发展海洋船舶产业是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引擎,长兴岛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人才集聚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新路‌。市经信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把人才、产业深度融合作为推动上海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政策、人才、资源、技术、平台等优势,当好产才融合的服务员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器,与崇明区共同书写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新篇章。

区委书记李峻在致辞中指出,崇明区把发展船海产业作为优先战略选择,把产才融合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当前,崇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长兴岛船海产业的能级跃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面对“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全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活环境,让崇明成为创业兴业的热土、宜居宜业的家园。坚持全域统筹、协同推进,把长兴产才融合实践经验向全区延伸拓展,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深化落实“惠才包”制度,完善人才之家等阵地建设,不断拓展“瀛洲英才卡”功能,让人才在崇明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把长兴岛打造成为产才融合发展的典范。

融合为帆,驱动产才协同新引擎

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大咖说”环节由严新平院士领衔,美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海事事务部经理夏洪䘵,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习猛,上海颜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绿等专家与企业家,围绕智能绿色船舶、海工装备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等主题,分享专业独到见解,为海装产才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局局长任盼盼详细介绍本区人才政策、惠才服务,首次公布为海装产业人才量身定制的《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人才专项支持实施办法》,围绕战略人才、“双创”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精准提供扶持举措,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吸引鼓励各方英才来崇干事创业。

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产业发展处处长刘卫星重点介绍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目标任务、核心项目、当前进展,明确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服务为舱,构建人才集聚新生态

借助大会契机,“深蓝泊湾”人才之家隆重揭牌、“海洋家”人才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惠才包”“崇明菁才卡”同步发布,从“一揽子政策”“一个阵地”到“一张卡片”,象征着本区人才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健全完善、扩容升级,爱才惠才的诚意进一步凸显。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大会还重磅启动长兴区域化党建共同体产才融合发展提升年系列活动,共涵盖4大主题25项活动,整合全区服务资源,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水平纵深发展、人才服务保障能级跨越提升。

下午,“海洋家”人才服务中心举办了启用后的首场活动,现场为企业和人才开展人才引进落户宣讲、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人才政策咨询等,有效搭建企业、政府对接交流平台,加速企业落地、项目孵化。

潮涌江海阔,智汇深蓝兴。崇明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聚焦海洋装备产业,科学打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强化人才支撑,引领驱动海装产业“巨轮”,向着更加广阔的深蓝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