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懂技术,但缺乏商业化运作经验。宝山区举办的科创人才训练营就像‘及时雨’,现阶段组织得越多越好,对我帮助很大。”去年,泮芯科技总经理汪飞在参加往期训练营后,道出了许多科创人才共同的困扰。
如何帮助青年人才完成从“技术尖兵”到“企业负责人”的关键蜕变?如何为区内“先投后股”等项目指明发展方向?在结合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宝山区人才工作局升级推出2025第三届宝山科创人才周系列活动之宝山科创人才训练营,并被纳入2025年第五届“海聚英才”创新创业活动月,精准回应了这些需求。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的优秀项目代表,宝山“先投后股”立项项目代表等30余名科创人才共同开启这次学习之旅,来一场思想碰撞、资源链接、共创未来的深度对话。
创新:为科创人才初创企业
送上“及时雨”
“如今的宝山既有产业生态的‘厚度’,又有政策支持的‘温度’,正是各位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最佳时机。期待大家敢于在创新中突破、在实践中探索,让创业之路行以致远,与时代同频。”区人才工作局在开营仪式上的致辞,表达了宝山对人才的珍视与期待。当前,宝山正锚定“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一地两区”战略定位,持续深化“北转型”实践,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希望大家以学为桥,在训练营中碰撞思想;以合为路,未来成为发展道路上的伙伴,在宝山的科创舞台上绽放更大光彩。
今年,宝山承办了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通过广泛动员、精准对接,为参赛团队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宝山还先后举办“海聚英才”大赛宝山选拔赛、福州分赛及澳大利亚悉尼分赛,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累计吸引780余个海内外优质项目踊跃参与,其中7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将与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项目展开激烈角逐。
此外,宝山还创新实施“海聚英才”大赛与“科创杯”大赛双赛联动机制,形成赛事协同、资源互补、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作为宝山人才赛事品牌,“科创杯”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共吸引3288家企业和265个团队报名参赛,推动72家企业成功落地,“以赛引才”“以赛招商”效果显著。截至目前,今年第五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的20家获奖企业中,已有11个项目落地宝山。获奖企业除可获得最高150万元的大赛奖金外,还可享受场地租金减免、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人才创业保险等政策扶持。
为进一步做好“海聚英才”和“科创杯”大赛的“后半篇文章”,宝山聚焦主导产业领域技术攻关和场景赋能需求,特别为优秀参赛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场“沉浸式的成长体验”。可以说,此次训练营不仅是赛事的延续,更是一场深度服务与价值共创。通过精准匹配的课程体系、资本链接与产业资源,帮助企业解决从“赛场”到“市场”的成长烦恼,在技术迭代与管理跃升中行稳致远。如今,越来越多的“汪飞”正在宝山找到节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破局:从“技术人”到
“企业人”的蜕变
本届训练营在一场热烈的破冰互动中拉开了序幕。在这里,创新成为彼此连接的密码,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员们迅速打破隔阂,在思维碰撞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点燃了思想的火花。
当了“总”,才知道身份转换没那么简单。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发展得好,仅靠技术这把“硬刷子”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补齐团队管理与战略决策这些“软智慧”。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唯有持续学习,才能破局发展。“管理50人的企业时,在技术、财务等各方面都得心应手,但是当团队规模发展到200人的时候,就开始力不从心了。”这是一位企业家的真实感悟,也是科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普遍困境——技术之外,更需要管理的智慧。
为此,区人才工作局精心安排了实战导向的课程,邀请来自营销、投融资等领域的业界“大咖”进行授课,围绕领导力培养、品牌塑造、资本对话与全球视野四大维度,设计包括“即兴戏剧领导力”“如何打造创始人个人IP,获得流量”“所谓独角兽其实都是黑天鹅”“全球化突围:企业高效获客与构建全球品牌影响力”等一系列精品课程,还有“私董会-自我觉察和成长”、“DEMO DAY”、科技金融产品介绍等,进一步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满足企业家、创业者创新创业需求。
成长:在宝山,找到你的
“未来合伙人”
企业发展从来不是一场孤独的远征,而是一次协同共进的远航。本届训练营汇聚了多元背景的卓越同行者——既有专注研发的技术先锋,也有深耕市场的产业代表,还有洞察趋势的投资专家。在这里,他们既是“同学”,也是未来道路上潜在的“合伙人”。
从“我”的路演,到“我们”的探讨——三天学习时间里,学员们积极展示项目、分享案例,并在交流中重新校准发展方向,探索协同可能。“公司正处于初创期,每天各种困难、问题源源不断,很少想过停下来充充电。这次训练营三天课程,让我真切感受到磨刀不负砍柴工,也认识了一帮优秀的伙伴。特别是晚上的私董会环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思考盛宴。两个多小时持续的碰撞和多维度的思考,也解决了我近几个月来类似的困惑。感谢区人才工作局提供的学习机会,期待下次还有机会参加!”宝山“科创杯”大赛的优秀项目代表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训练营在丰富的课程之外,还特别增设了外出参访环节。培训期间,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的优秀项目代表,宝山“先投后股”立项项目代表等科创人才还一同参观了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通过实地走访,近距离感受上海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与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创新氛围,激发投身宝山“北转型”建设的信心与热情。
最后,经过严格评选,本届训练营评选出表现卓越的优秀学员及团结协作的优秀小组,并现场颁发结营证书。
三天的课程虽短,却完整贯穿了“学思践悟”的全过程,帮助学员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认知升级与关键能力突破。在宝山,学习从未止于口号,而是迈向成长的坚实阶梯。“这次宝山科创人才训练营让我收获满满,很多课程环节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少培训形式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让我有机会了解不同阶段的创业者所面临的挑战,也看到大家从不同视角出发的思考。同时,课程内容也紧扣我的实际需求,与我目前从事的领域高度相关,正是我迫切希望提升的方向。培训期间的每节课我都认真做了笔记,也迫不及待的想和团队分享,希望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家刚落地宝山的初创企业家表示。
结营并非终点,而是与宝山共同成长的新起点。从精准的政策支持到良好的创新生态,从有力的资金扶持到系统的能力提升,宝山正以系统化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构建滋养创新的沃土。这场为期三天的训练营,正是宝山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也传递出宝山对每一位优秀创业者的渴望。如今的宝山,已成为海内外科创人才安心托付事业的“心安之处”,也是能够大展宏图、实现抱负的“梦启之地”,期待未来有更多英才选择宝山、扎根宝山,在“北转型”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