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 | 学京剧、做月饼......看“老外”在静安花样过中秋
发布时间:2025-09-30 报送来源:静安人才

月华映静安,温情聚英才。9月26日晚,由静安区人才工作局主办的“上静 Style”静安区海外人才中秋文化体验活动顺利举办。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籍人才,以及来自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的留创企业家齐聚一堂,以中秋团圆为纽带、文化体验为载体,共同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静安温度。

活动开始前,外籍人才首先品尝了象征团圆意义的饺子。饺子,在中国不仅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更承载着团聚与美好的祝福。不少外籍人才是第一次尝试,他们学着用筷子夹起饺子,对丰富的馅料和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这份温暖的“中国味道”迅速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让外籍人才对即将深入体验的中华文化充满了期待。

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载体,更是让外籍人才触摸中国脉搏、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纽带。活动中,外籍人才在京剧老师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京剧的基本唱腔与标志性手势。他们时而眉头紧蹙、专注感受发声技巧,时而抬手转身、模仿水袖翻飞的姿态,在阵阵欢声笑语里,亲身领略京剧亦庄亦谐、刚柔并济的独特魅力。现场更精心设置了京剧服饰体验环节,让华美的戏服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月饼又称“团圆饼”,是中秋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揉面、擀皮、包馅......在烘焙师详细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后,外籍人才们纷纷撸起袖子、戴上手套,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专属月饼的创作中。指尖与面团的每一次触碰,从笨拙拿捏到逐渐熟练,都充满了对这份中秋美味的好奇与期待。

一位来自英国的外籍友人表示:他此前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多来自书本和互联网,而这次亲身体验了京剧和制作月饼后,更觉得文化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能触摸、能品尝的生活。这次活动从听觉到味觉的全方位体验,让他读懂了“团圆”二字背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一直以来,作为全市国际化程度领先的中心城区,静安区人才工作局在人才服务建设中,始终将国际化人才的吸引与集聚作为核心发力点。此次中秋文化体验活动,不仅是节日里一场充满暖意的温馨联谊,更是外籍人才与静安深度链接的情感桥梁与文化纽带。它让外籍人才在体验中国传统民俗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静安服务的温度,也为他们融入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搭建了更具烟火气的沟通渠道。展望未来,静安区将持续深耕人才服务,推出更多元、更贴合人才需求的文化活动与服务举措,积极营造“静”悦远来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让每一位选择静安、扎根静安的海内外人才,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与城区发展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