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 | AI+汽车重塑人才需求,汽车人才研究会解锁产才发展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6 报送来源:上海嘉定

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AI时代已经驶来。8月21日、22日,2025年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活动期间,来自全国的近200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活动,共同探讨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的人才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模型算法创新、硬件性能提升、数据积累赋能下,汽车智能化发展与人工智能的自然融合,一批优秀的智能汽车品牌和科技生态企业脱颖而出,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实现向低碳、智慧出行方式的转变。


不少与会专业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新一轮全面兴起与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在加速深度融合。从数据上看,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较快发展,我国乘用车驾驶辅助技术市占率达到了60%。

图片


那么,AI进入汽车行业之后,它给企业人才带来了什么机遇和变化?


汽车企业资深HR、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副秘书长汪育全认为,过去对于传统人才的需求比较多,如传统的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技术等。但在AI加持后,车已经是智能车,对于人才的需求调整为向软件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发展。


“这是人才结构上一个明显的变化,人才的边界也在逐步打破。我们需要更多既懂汽车,又懂市场,还懂消费者的一些融合型人才,所以在人才的定义过程中边界更加模糊,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汪育全说。


如何拥抱AI?能力和体系建设是核心。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战略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能力和体系建设是产业拥抱AI的核心。”他提出了“三纵四横”的新体系,“三纵”是以产品力、创造力和管理力为目标,“四横”是从基础的算力保障,到数据的治理,到模型的选择,再到智能体的应用,从而实现持续的价值创造、成本优化、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

图片


不少与会代表也对此表示认同,在产业链及智造领域,全方位应用AI技术,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和定制化发展的提升。


人才是嘉定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嘉定因车而兴,因车而名,汽车已经成为嘉定最闪亮的名片,最浓厚的基因。


作为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研发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嘉定集聚了450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汽车产业规模约占上海全市60%。近年来,面对全球汽车行业大变革的浪潮,嘉定坚定高举汽车旗帜,抢抓“新四化”发展机遇,陆续打造了新能港、氢能港、创新港、智能汽车软件园等产业空间布局,建成全国首个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环境与城市级全域自动驾驶示范区。

图片


“对于嘉定来说,企业正在跨界、整合、转型,在向低空经济、具身智能领域延伸。企业和从业人员要保持对产业融合的关注,来拓宽自己的思路,才能在未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从业方向。”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徐磊表示,经过测算,中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达到2228万人,其中汇聚了不少于114万的汽车研发人员。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嘉定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嘉定全面构建“1+X”人才新政,持续擦亮“嘉倍爱才,定不负来”的人才工作品牌。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产才融合发展的趋势日渐形成。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全区汽车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其中汽车人才约7.5万人。汽车人才已经成为嘉定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硬支撑。

图片


下阶段,嘉定将围绕整车制造巨头、零部件领军企业、前沿技术创新企业、科研院校创新平台等产业关键要素,更好推动平台、企业、人才从“物理集聚”向“化学反应”转变,加快重塑汽车产业格局,激发人才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李志刚,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嘉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卫华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