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0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颇为瞩目:今年一季度,上海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眼下,AI应用开始大规模落地,张江企业也进入了正循环通道。我们将从多维度为您呈现从大模型底座到垂直场景的张江生态图谱。
如果说,从通用大模型到垂直领域专用模型的演进是“造脑”的过程,那么,丰富多样的场景应用正成为检验这些“大脑”的炼金场。张江以其独特的产业集聚优势,为AI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落地场景,成为更多技术转化的“超级接口”。
01AI智药领域
“AI+医药”曾被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多次认证为“下一个黄金赛道”,而在这条“黄金赛道”上,研发中心设在张江的英矽智能跑进了“第一梯队”。凭借自主研发的一体化AI算法平台,企业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全球首款AI药物的Ⅱ期临床试验。这款候选药物从立项到被提名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只用了18个月,耗时仅为传统药物研发的三分之一。
另一边,同样扎根张江的森亿智能于近日宣布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打造全球首个AI诊所。通过“AI主导诊疗+人类医生复核”的创新模式,据测算,该AI诊所有望使单名人类医生的接诊能力提升10-20倍,为解决全球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02智能汽车领域
细分领域更见深耕,“模力社区”的启用为这一进程提供了重要载体。在这里,诸多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正携手突破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极豆科技在今年6月迎来了捷报——其自主研发的“极豆沧海”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获得面向公众提供AI服务的国家级“通行证”。
(图片来源:极豆)
依托极豆科技十年汽车座舱研发积淀,“极豆沧海”大模型深度融合了座舱硬件生态与出行场景需求,覆盖文本、声音和图像领域,具备智能问答、语音合成及情感引擎等功能,并通过与车载系统的深度整合,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推动车辆从“工具”向“智能伙伴”演进。
(图片来源:浦东发布)
与此同时,Nullmax纽劢也在模力社区快速成长,发力“车轮上的AI”。这家扎根张江的企业既有自动驾驶创新技术的研发,更有持续不断的量产应用落地。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完全平台化的技术架构,企业打造了高中低不同定位的智驾应用,与行业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03 社交领域
Soul APP
(图片来源:Soul APP)
2020年,上海任意门科技正式迁入张江。得益于张江的产业集聚效应,企业依托既定的发展战略与自身优势,于同年启动对智能对话算法的研发工作,并先后推出了智能对话机器人“AI苟蛋”和自研大语言模型“SoulX”。“张江是见证Soul APP起飞的‘港湾’,也是助力Soul APP快速成长的基石。”企业创始人张璐曾如此感慨。如今,“SoulX”大模型已在Soul APP平台上的多元社交互动场景中得到垂直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社交体验。
更广阔的应用图景正在展开:盛趣游戏、阅文集团通过AIGC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内容;叮咚买菜运用AI算法重构生鲜零售服务;叠境数字、闪马智能等企业以数字孪生技术重塑城市治理……在WAIC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还有更多创新实践共同描绘张江AI应用的多彩“全景图”。
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落地,一场以“百模大战”为标志的AI技术创新浪潮仍在持续澎湃涌动。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如何让AI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这仍是未来张江企业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用每一次技术协同、每一个场景互补,为人类社会的智能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