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让磁浮列车极速飞驰的驱动技术,如今已被应用于高端制造业生产的物料传输环节。而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果栗智造(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国内磁悬浮传输领域的领军企业——他们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磁悬浮柔性传输技术并实现规模量产的企业。企业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与突破,其产品在新能源锂电、3C消费电子、 半导体、液晶面板、光伏、汽车、医疗制药、包装、智能物流、高端日用品、重工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行业头部企业客户的好评。
果栗智造磁悬浮柔性传输线产品系列
物料传输系统对于制造业工厂来说,就好比道路和城市的关系。在皮带、滚轮、倍速链等传统流水线形态下,成百上千的物料只能按同一速度、同一方向“流动”,就像成百上千人乘坐同一列火车。而磁悬浮传输线与磁浮列车相似,它有一条被电磁场“包裹”的轨道,轨道上的载物小车在电磁场的精准调控下,不论是启动、停止还是运动,都能保持高速、高稳定性。以往“在皮带上固定节拍慢跑”的图景,如今变成了“在磁悬浮传输线上自由柔性快跑”,目前已助力行业头部企业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300%。
池峰
果栗智造(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目前在一些先进的汽车制造工厂,能够做到每分钟下线1辆汽车,未来可能要实现每分钟下线2辆汽车,这对整个生产线的传输及加工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果栗的磁悬浮重载传输线,将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即便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国内客户依然愿意为新技术买单,以获取“升维”的竞争优势,这进一步证明,新质生产力是未来的方向。
汽车生产制造应用示例
2015年创立果栗智造之前,池峰曾在上海一家半导体设备公司工作十多年,率领数百人的团队从事研发,并获得国家级技术发明奖项。如今的果栗智造也拥有一支多学科跨专业人才团队——最初的8位核心成员在技术方面各有专长,涵盖高精度伺服控制、精密机械设计、高性能电机设计、精密传感器设计、实时嵌入式软件系统等多个方面。最近三年,果栗智造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目前员工规模已超过500人,研发人员占比约30%,营收增长近10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5%,国际市场占有率超2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跻身全球四大磁悬浮智能柔性传输系统的企业之一。
2024年,企业被评为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硬核技术与优质产品,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受到智能制造千行百业的关注。
在当下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努力中,果栗智造也收获了来自闵行区的许多支持。池峰说,闵行区、浦江镇相关部门多次来企业走访调研,发放“服务包”,解企业所急,谋企业所虑,落实“一企一策”,在土地、资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点对点扶持。“作为闵行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的受益者,我们已有多名核心研发人员享受到人才租房补贴,相关部门还为我们对接了数套人才公寓房源,覆盖从技术骨干到一线工程师的多层次人才需求。闵行的人才服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引才留才’的力度与温度。”
今年3月底,果栗智造磁悬浮智能柔性传输产业化全球智造中心在浦江镇启动建设。该项目集智能柔性传输装备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通过将各道工序的生产线规划于同一幢楼不同楼层,楼层间采用磁悬浮流水线新型接驳升降方案,来完成工业上楼生产场景,打造标杆性“产线上楼”智能绿色工厂。此举能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全部在一栋厂房内完成,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效果,而这样的工业上楼样板工厂,也将树立行业典范,加速我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进程。
磁悬浮传输产业化全球智造中心效果图
池峰说,高技术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信念,那就是愿为创新不计成本地投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做最长期的坚持。早几年,他们曾面临巨头竞争、市场难以打开、资金压力巨大等困难,核心团队拿着低薪坚持研发,甚至有成员在下班后开网约车补贴家用。凭借这一股劲,才有今天的云开日出。为了响应国家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力争成为全球自动化行业的知名品牌。他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民企与高校院所等形成更强的开放式创新合力,并为新技术打造更多落地应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