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 | 这场有关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全国性论坛在浦东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03 报送来源:科Way

12月2日,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平行论坛——“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全国中小企业领域的业界精英、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聚上海,探讨政策服务引航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以高质量可持续为导向引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浦东新区三大整机厂和三大先导产业代表企业分别与各自的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展示;行业协会专家、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围绕“促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主题分享;来自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企业,以及国资投资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代表,就“携手共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之路”展开圆桌对话,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协力赋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出席论坛,并为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授牌。

培厚创新土壤

让追“新”企业越来越多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浦东新区承办这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全国性论坛,正是基于持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深刻把握“专精特新灵魂是创新”的底层逻辑,持之以恒培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土壤,以更具创造性的举措,培育和壮大更广泛的中小企业群体。

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应用、市场开拓等全生命周期发展,浦东努力创制最具适配度的政策措施,营造对标国际最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空间资源要素供给等最有力的制度支撑,让更多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超级企业。

作为在浦东的200多家孵化器之一,莘泽孵化器在浦东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培育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同小微企业共成长。莘泽监事会主席张凌翼表示,浦东这片热土特别适合创业,“如果外地朋友要创业,可以首选浦东、首选张江。”莘泽的笃定源自浦东新区正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据了解,浦东新区已建成创新型中小企业潜力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潜力库等三大潜力库,持续优化发掘潜力企业的方法和模型。未来将加快建立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潜力库,持续优化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政府资源投入的精确度,增强浦东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的根植性。

浦东还将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用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产权保护、招才引智等帮扶措施,深化产融结合,进一步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全方面提升专精特新“含金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浦东将着力推进各地服务平台联动,提升中小企业在本地和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浦东的这些举措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在各自领域“由小变大,由专变强”。

作为浦东新区下设的产业促进投资“云台”,浦东创投已经投资了超过300个项目,其中50%以上是“专精特新”企业。目前,浦东创投成立了9个子基金,覆盖了浦东6大主要产业赛道,能够通过“基金+基地”的方式支持专精特新成长企业在浦东的发展。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豪生物”)是一家深耕生物医药产业的浦东企业。伯豪生物总经理肖华胜表示,30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现在有了一定的规模,它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伯豪生物是一家追‘新’企业,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直在努力发展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

如伯豪生物一样在浦东追“新”的企业正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浦东新区已形成约5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集群,基础扎实、活力显现。

整机带动,先导领航

小企业发挥大能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补短板、链长板、填空白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供应链上的配套专家。尤其是在快速攻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及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他们就是特种兵。

那么,核心企业是如何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如何发挥所长、在各自领域做出贡献的呢?

在浦东,国产大飞机C919从这里起飞;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从这里启航;智能网联车在这里驶上“法治道”……这一项项振奋人心的重大突破和重要发展,都离不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浦东大中小企业融通和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下,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一架大飞机由几百万个零部件组成,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郭佳文介绍:“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们一边开展大飞机的研制,同时也在带动中小企业积极加入大飞机的‘朋友圈’。”

据了解,中国商飞先后培育了来自国内13个省市的200多家中小企业,他们实现国产装机的产品,既有航天飞控复杂的硬件,也有标准件产品。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钛金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钛金科技质量部部长陈佃峰告诉记者,他们先后完成了30余类标准件、1200余件耗件国产替代,累计装机上千万件。同时,钛金科技还承担了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吊挂及主起落架保险装置研制与批采任务,成为国际上该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

和大飞机一样,大邮轮的建造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设计建造国产首艘大邮轮时,外高桥造船跨行业、跨地区吸纳了上千家全球供应商。

如今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也已于今年4月在外高桥造船厂开工建造,而上海安恒利扩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在外高桥造船引领下成功突破了西方技术壁垒和垄断,初步具备了国产替代的能力,成为二号邮轮本地娱乐项目的建设者。

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张学辉表示:“我们作为浦东新区的大型开放创新企业中心,将继续有力推动相关邮轮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更多的中国制造在邮轮上进行应用。”

作为浦东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智己汽车已与超过4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为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合作机会。如与智己汽车智能驾驶算法企业Momenta展开合作,让其成为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汽车量产的品牌。

会上,“整机带动 先导领航”新阶段合作正式启动。

除此之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助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释放出强劲的能量。

会上,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为集成电路产业补链强链、为生物医药高效赋能、为人工智能注入场景应用的经验和做法。

当前,浦东正在加速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将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开放,努力在全国率先打造以创新驱动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这个使命目标,浦东的专精特新企业体量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更具创新创造性的举措培育和壮大更广泛的中小企业群体。”会上,吴强向企业发出盛情邀约,邀请大家走进浦东、了解浦东,将创新的步伐留在浦东,将投资的重心放在浦东,将优质的项目留在浦东。

浦东新区将积极构建产融结合的服务体系,通过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构筑活力四射创新生态、搭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平台、推动科技金融产业高水平循环等全方位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