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瞄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行动方案》提出了醒目的工作目标:
到2027年,
上海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
科研事业单位累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到1000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家;
……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处长张励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他说:“要坚持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
《行动方案》的发布,充分显示了近年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效带来的信心和干劲。
2023年上海市技术合同50824项,成交金额4850.21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167%,比起2016年更是增长了近5倍。2023年11月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正式启动,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截至目前完成或正在推进的赋权成果98项,转化金额近8.7亿元……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涉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全球技术转化大赛、创投基金、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跨区域交易、收益分配机制等多个方面。眼下,上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势头正盛,创新成就层出不穷。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
打造全体系转化链
《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技术转移伙伴赋能行动,“守护”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孵化,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实施技术转移机构培育计划,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专职机构,支持市场化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等。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瑞金医院联合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打造了“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转移机构,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孵化器和创投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立专项产业基金,为科研团队与企业界搭建无缝沟通的桥梁和资金支持。
瑞金医院先后在院内和院外搭建了多个高水平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整合成果展示、转化对接、法律咨询、融资服务等功能模块,并形成了包括上海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上海市医疗系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瑞金前沿医学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上海市智慧医疗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依托“成果发现-概念验证-园区服务-投资与孵化贯通”的全程支持体系,瞩目的成果顺理成章:与中科院艾普强公司联合研发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影医疗共同打造国际顶尖先进影像研究中心并开创国产AI大放设备从研发到量产的路径;与复星凯特合作,牵头中国首个淋巴瘤CAR-T注册多中心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商业化CAR-T患者治疗,与上药睿尔就“血友病基因治疗”技术方案达成2.7亿元转化协议……
加强赋权、消除顾虑
打通“不能转、不愿转、不敢转”的堵点
眼下,上海市教委正在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和大学科技园改革,教委科研处副处长葛昊介绍,教委将全力支撑《行动方案》的落实落地,支持上海高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加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专业化科技服务能力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在界定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归属以及收益分配等问题上,构建了成果转化中国资单列管理的新模式。职务科技成果在研究阶段不作为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按账面价值记账;转化后构建和优化国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保障学校权益并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将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教师团队,学校不再直接持股,其收益可递延至创业成功后支付。通过作价投资、完成人实施、合规整改等转化方式,该校已形成“阳光”科创企业175家(不含衍生企业),融资总额超100亿元,总体市场估值超1200亿元。其中独角兽企业3家、独角兽潜力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4家。
该校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和负面清单。依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按照“明规则、有程序、守底线”的思路破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藩篱和障碍,制定12条免责情形和22条负面清单,消除顾虑,激发活力。
确权、确价、增信
为技术要素市场流通铺路
科技成果的市场自由流通,能够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配置,让成果流通到需要的人手里发挥作用。但在技术流通的具体过程中,却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技术权益的确权(搞清楚技术产权属于谁)、确价(评估新技术的市场价格)、增信(让交易双方更明确对方的状况和信用,放心交易),每个都是技术交易链条上需要细细去解的“结”。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主体,围绕这三点全力展开工作。
在明晰产权的确权工作中,上海技术交易所已在全国首创探索技术权益登记,登记信息17000+条,涉及主体1000+;在锚定评估价值、促成价格市场化形成的确价工作中,上海技术交易所落实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任务,汇集专业化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搭建信息化评价平台和工具,探索形成“模型评价+市场询价+交易定价”的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方法、确价规程;在打破投融资决策中的信息壁垒的增信工作中,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设计技知融、上市技易贷、技研贷、技交融等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已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892家,帮助119家企业获得银行增信,总撮合授信额超80亿元。
上海技术交易所还建设了技术交易网络,拓展要素配置区域、丰富供需来源。上海市内,已与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达成框架合作,实现常态化项目互挂。共建区域交易(创新)中心8家,合作技术交易场所22家、科技市场50家,实现信息共享。与3地实现登记互认、凭证互认。
《行动方案》提出,将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全国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探索技术产权证券化;培育长三角一体化技术要素市场,深化“团队参股”“拨投结合”机制,建设长三角技术交易服务网络;建设全球技术交易服务网络,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体化跨境技术交易服务体系。
自2015年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以来,上海于2017年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并据此接续实施两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方案。聚焦科技成果供给、需求、服务、载体“四端”,持续发力,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与路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次《行动方案》的颁布,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