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 | 以痛点为出发点,升级医疗人才政策!卫生健康工作萌发“春天的气息”
发布时间:2023-12-26 报送来源:上海普陀

2023年10月,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修订了《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计划实施办法》及其《操作口径》,不断推进招才引智工作。新政实施近两个月,成效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区卫健委和多家医疗机构。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于2019年出台《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开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政策实施至今,普陀已开发引进百余名区域医疗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较大程度缓解了带头人和骨干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弥补了部分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人才不足,也为部分重点学科的发展积蓄了潜力。

2023年初,卫健委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对《实施办法》进行修订,10月正式迎来普陀卫生人才政策“升级版”。新方案进一步扩充“开发对象”,在原本领军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重点适宜人才的开发基础上,增加了特色团队,凸显了整体引进、成熟开发的新思路。

“在普陀卫生人才政策2.0版的助力下,医院积极主动出击,多方投出橄榄枝,吸引高端人才栖息在普陀卫生平台。今年以来,我们陆续面试了十余位高级人才,涉及专业及管理等各个岗位。”普陀区中心医院人事科负责人谈起“升级版”人才政策,信心满满。“此次新版人才政策,创新推出了团队引进的多元开发,对我们医院来说真的太有用了。”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普陀区中心医院将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医院面临着人才紧缺,梯队不合理,急需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以提升竞争力。

“修订版的《实施办法》将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纳入紧缺人才的范畴,并予以更大的激励力度,对我们医院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区精卫中心新院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人才、专病专科建设将迎来发展的新高潮,修订版的《实施办法》为医院外引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内育专病专科及医疗业务高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走访调研

从引入个体到引进团队,这样的改变都基于修订前区卫健委一次次深入各大医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经过了横向、纵向的对比,并深入多家医院听取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建议,并将大部分的建议意见融入我们的修订方案。”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修订版《实施办法》的讨论稿进行了4次大修改,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对比2020年版本,更体现了人才导向,不断增强政策竞争力。主要特点包括:增加“总体目标”,明确政策的制定目标是以机制为引领,提升区域人才政策竞争力,促进人才队伍整体协调发展;提升“扶持标准”,将领军型人才、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学科骨干、紧缺人才、重点适宜人才的扶持标准加以提升,将二级医疗机构的学科带头人扶持标准与三级医疗机构拉平,增加了特色团队的扶持标准。

“升级版的人才新政,对于我们医院在2025年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和现代管理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智慧医院、进一步深化同济医院附属医院建设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建设支持和引领作用。”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科负责人特别看重政策对于特色团队的扶持标准。“有了这样给力的支撑,不仅可以补足对标三级医院评审体系的专技人员缺口,又可引入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亦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平,弥补医院医教研的空白。”

“利群医院在持续打造专病专科特色、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的过程中,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受二级医院平台所限,在学科带头人的引进方面成效不明显。”普陀区利群医院相关负责人坦言,此次修订版的《实施办法》新增的特色团队整体引进政策,为二级医院引进人才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工作思路。“新的《实施办法》中的二级医疗机构学科带头人引入标准与三级医疗机构持平,可以极大提升二级医院吸引力,为改善二级医疗机构人才缺乏的现状奠定了政策基础。”

此外,修订版的《实施办法》还聚焦基层医疗人才和公卫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支持,从政策上解除了社卫和公卫吸引人才的瓶颈。社区卫生能否“托得住”,人才是关键,修订版《实施政策》成效是立竿见影的。“社卫影像医生这个岗位我们招了五年,一直无人问津,今年招聘中亮出了‘紧缺人才’的扶持标注,这个紧缺岗位‘迎刃而解’。”普陀区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 “立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到底就是“要有为患者看好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卫生也要有“名科、名医”。人才开发计划为社区卫生放开了“高层次人才”的扶持。

从满怀期待,到成效显著,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开发标准不断细化,人才团队整体化开发渠道不断拓宽,对紧缺人才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普陀卫生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