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从政策中看到了商机,或是找到提升公司绿色影响力的密钥,又或是催生了创新融合的新想法……这些“机”与“遇”正是我区高层次人才们奔赴这场“华山论剑”的原因所在。
10月26日至28日,2023年崇明区新经济组织高层次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本区30余家优质企业的30余名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
区人社局紧盯人才获得感,围绕服务新经济组织经营发展,配强师资力量、精心设计课程、巧妙搭建平台,切实提高研修班“效”与“能”,力争让每位学员都满载而归:
一识良师,对接专家扩智库。
本次研修班师资阵容豪华,既有学术领袖,又有业界翘楚,既有知名学者,又有实务专家。来自信息技术、法律、企业管理等多领域的最强大脑们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授人以鱼,以逻辑缜密的实战分析授人以渔,现场为学员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为企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二涨知识,拓宽视野挖良机。
本次课程系统全面又精炼,囊括了作为引领企业价值创造的人才所必备的管理知识、法律素养、产业发展视野等知识体系,以及洞察力、研判力、创新力等能力模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生态岛发展新形势新政策的解读,人工智能前沿动态、最新场景和最佳实践的剖析,园艺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考察等,帮助高层次人才把握拐点,赋能企业突破创新。
三交益友,思想碰撞促合作。
较之往年,今年研修班增设学员交流环节,大家结合课堂所学,聚焦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对“如何在激荡中持续稳健经营”“如何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中开拓思路、互学互鉴。而人才间的互联互通直接加强行业间、企业间交流互动,以人才们人脉新圈层的建立促成了行业间、企业间相互合作的契机产生。
为期三天的研修班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崇明人社的服务绝不断线。
01 继续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者。
积极参与人才机制和政策研究工作,配合区人才办编制规划、制订政策。通过每年编制一个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施一项储备人才计划,在绿色产业、生态规划、双碳领域等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专技人才重点实施“瀛洲名家工作室”等培养计划,首轮“瀛洲英才”领军、拔尖人才已产生;高技能人才重点做好高基地管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工作,为海洋装备和高端船舶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2 继续做好人才改革的探索者。
探索实施一系列开拓性举措助力生态岛建设。坚持“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理念,建好崇明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帮助市场主体引育高层次青年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载体作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引进力度,提升产业贡献率。聚焦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大力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
03 继续做好人才政策的实践者。
贯彻落实市、区所发布的人才政策。通过特殊人才自主审批等政策,实现核心人才落户,促进安商稳商。加强对现代绿色农业重点企业的推荐,将其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范围,为更多核心骨干人才实现直接落户。对各类崇明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予以资金扶持、住房保障等,帮助人才在崇发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04 继续做好人才服务的提供者。
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各层次人才提供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要聚焦基层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持续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聚焦基层对专家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专家服务力度,推动西红花等项目成为市级专家服务基地。在乡镇、园区设立人才服务站点,更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