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 | Dr.G·“高”老师课堂:“你丢什么,就吃什么”——“高”老师告诉你“如何保卫美味海鲜
发布时间:2023-08-21 报送来源:智汇闵行

8月17日,在闵行区人才办、人社局的关心支持下,闵行高端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华东师大侨联、上海市动物学会共同举办的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Dr.G—“高”老师课堂系列科普讲座,第二期:“我们该如何保卫美味海鲜?”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精彩开讲。本期“高”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震宇,带领“闵小才”们走进了寂静的“生物世界”。

“如何保卫美味海鲜”

在课堂上,杜教授从小朋友的视角,以“寂静的海洋”开题,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图文,介绍海洋生态环境受各类垃圾与重金属的污染的现状,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你丢什么,就吃什么”,并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有趣又引发思考的小问题做互动,告诉闵小才们该“如何保卫美味海鲜”,为闵小才们埋下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

你丢什么,就吃什么

参观生物博物馆

活动中,闵小才们还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一个静止的”生物世界“。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程夏芳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标本为缩影,为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的孩子们,讲解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杜震宇教授则为大家分享了上海“土著”獐回家的故事:华东师大通过多年努力首次实现了在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探索引入已经消失的土著物种,使得“上海獐”在消失百年后重归家园,但是这些獐子却也受到了捕猎者以及野狗群的威胁,要让獐子更好的在上海繁衍生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博物馆的特别镇馆之宝——鸭嘴兽标本,全国仅存的三份鸭嘴兽标本之一。这座鸭嘴兽标本原属于圣约翰大学。动乱时期失窃并流向了杂货市场。幸而被华东师大生物系教授薛德焴老先生所见,立即辨别出处并果断购回,收藏于学校。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便继承了这座来自前身之一的圣约翰大学的珍贵鸭嘴兽标本。

PS: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生物系的动植物标本室,2008年标本馆改名为“生物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包括鸟类、昆虫类、哺乳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等动物标本,以及种子、蕨类、苔藓、藻类等植物标本,总数达20万件。馆藏标本不乏如大熊猫、扬子鳄、朱鹮、太阳鸟等在内的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和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等植物标本室保存的古老植物标本。

Grow great ——G博士(Dr. G)

助力成长,成就伟大

闵行高端人才服务中心(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通过举办Dr.G—“高”老师课堂为区内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暑假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帮助“闵小才”们近距离了解科学家,感受浓厚的科学气氛和科学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人才对闵行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后续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还将继续为人才及人才企业提供更多更有质量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