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 | 才聚第一湾·首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开幕
发布时间:2023-04-27 报送来源:今日闵行

4月26日,才聚第一湾·首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开幕式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办。现场集中颁授“大零号湾人才首创奖”、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奖牌、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汇聚高校专家学者、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知名企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机构,共同拉开人才月活动序幕。

上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曹远峰,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副局长李志刚,区委书记陈宇剑,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区委副书记唐劲松等出席活动。

从人才“蓄水池”到科创新热土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最初的“零号湾”已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千米拓展为“大零号湾”。

“从0到1”跨越的还有创业人才,“大零号湾”第一位高校创业教授、第一家上市企业创始人、第一家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创始人、第一位国家级海外创业人才……8年间,这块热土对于优秀人才的“强磁力”,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在这里实现了“零的突破”,本次开幕式为8位创业人才“带头人”颁发“大零号湾人才首创奖”。

目前,在“大零号湾”居住和工作的两院院士达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近千人,在校大学生近十万人,俨然已成为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科技成果的“出海港”和创新资源“聚集地”,“大零号湾”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563家,其中估值十亿元以上企业22家,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正日益成为集各类科创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热土。

今年2月23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将“大零号湾”定位为世界级科创湾区,标志着闵行在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主城区的新征程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才服务从“有”到“优”

近年来,闵行通过大力实施“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着力打造“塔尖”更尖、“塔身”更强、“塔基”更实的人才结构。

今年,闵行区承办第三届“海聚英才”大赛闵行和深圳分赛,第一次走进大湾区,链接珠三角,打造两地专家、人才沟通交流的舞台,实现“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聚才”。共吸引了674个海内外优质项目参赛,51个项目晋级复赛。最终共有6家闵行企业晋级创业赛道总决赛,6位高层次人才晋级创新赛道,由虹桥基金小镇推荐的1家企业也从深圳赛区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

活动现场,12位海聚英才大赛决赛入围选手获得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奖牌,有机会享受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十四项闵行区配套人才服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代表,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园区代表,奕目科技、博悦生物等企业代表,共同上台签订人才孵化器三方共建协议。

人才孵化器将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以“人才+产业+投资”三位一体的合作方式,发挥资源共融共享、成果转化、引才育才等多维度功能。

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

仪式上,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莘庄工业区3家第一批次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正式授牌。

院士之家闵行创新服务基地、大零号湾·深圳湾科创人才中心、大零号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揭牌,“大零号湾”人才服务联盟宣告成立,4家知名海外学联会与闵行建立合作关系。

本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活动为期一个月,将分别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四个闵行区“4+4”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产业人才周活动。

市科委副主任、市外专局副局长黄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上海电机学院副校长杨俊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韩雪松,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吕卫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区科协荣誉主席涂永强,区领导赵亮、胡芳、杨其景、蔡怿晖等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