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浦江涌动。如约而至的全国“两会”为神州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吹响了中国人民奔赴梦想征程的号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上海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浦东一直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大使命,基本形成了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框架体系。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代表表示,浦东引领区建设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试制度、探新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强化法治保障,打造营商环境示范样板。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当先锋。
科技支撑强国梦,创新引领发展路。浦东在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同时,也与“两会”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频共振。
“推动AI转化应用”
浦东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去年11月30日,美国AI公司OpenAI发布的智能对话大模型产品ChatGPT风靡全球,仅两个月活跃用户就超1亿,并引发科技巨头争夺。这次“两会”,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多位代表、委员也就ChatGPT背后的AI大模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首场“部长通道”开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AI对话要达到实时效果是不容易的,这方面OpenAI有它的优势。而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部署,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目前要达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在谈到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时,王志刚说,AI的影响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本身,还涉及其他领域的赋能应用。为此,推动AI转化应用,推出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场景,通过技术牵引和场景驱动,将促进人工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连续四年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办地,浦东已成为AI创新“先行者”的展示舞台:重点企业超600家、相关产业规模1300多亿元、产业领域科创板上市相关企业21家、2019-2021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近30%……
浦东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自2019年揭牌以来已迈入3.0时代,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批创新场景快速落地。
浦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在线新经济园、浦东软件园和御桥科创园等特色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大集群。
在新一轮的元宇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浦东也再次明晰了元宇宙产业发展边界、趋势和可以着力发展的重点,聚焦特色领域、打造特色园区、制定相关政策。
“总结推广5G经验,加快6G研发”
浦东打造5G全球产业高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我国5G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工信部正在总结推广5G经验,并支持产业界组建了代号为“IMT-2030(6G)推进组”的6G推进组。该推进组已经在开展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超过234万个5G基站,5G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了5.75亿。国民经济中的97个大类,一半以上用了5G,如采矿、港口、电力、大飞机制造等。
针对5G下一步发展,金壮龙表示,重点是保持5G良好发展势头,多建基站;扩大5G应用,要实施“5G+”行动计划。
从5G发展过程来看,发挥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作用,效果很好。“我们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金壮龙说。
作为上海5G产业最集中的区域,浦东金桥正以上海市首个5G产业生态园为依托,全力打造全球5G产业发展高地和应用创新策源地。
2019年,金桥开始打造5G产业生态园,并于2020年3月开园,园区聚焦5G+“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三大“硬核”产业。如今,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等四大功能性平台已落户,共有约5.5万名5G相关人才(包括核心企业人才)和5G相关头部企业入驻。
应用是体现5G价值的关键。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去年8月31日,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正式启用。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第一批开放测试道路12条共计29.3公里,有57个信控路口。这也是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是目前上海风险等级最高的开放测试道路。
金桥股份总经理杜少雄表示:“未来我们将聚焦三个领域,一是5G和通行,也就是和未来车的结合。这既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赛道,也是金桥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和新型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优势赛道。二是和制造业(相结合)的领域,5G是最前沿的通信技术,金桥也有很多应用场景和需求,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制造业会加快转型发展,这也是金桥产业迭代升级,迈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非常重要的途径。三是在视讯领域,5G也有很大的用途。”
对于金桥5G产业生态园来说,未来也不仅仅瞄准5G。“虽然我们叫5G产业园,但是5G只是一个代名词,一个技术用语。未来的通信技术,比方说星链技术,实际上也是一个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始终是金桥该坚持和发展的一个产业赛道,今后要持续导入相关的一些资源,让我们在通信技术这个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杜少雄说。
而在企业层面,多家企业也已开始布局5.5G、6G等技术研发。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标准节奏明确,5.5G已经从愿景走向共识。5.5G已经开启标准化的进程,将通过3GPP R18、R19、R20三个版本定义5.5G技术规范,持续丰富5.5G的技术内涵。”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
浦东GOI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这使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王志刚在首场“部长通道”媒体采访时强调,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也是科学研究主体,要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成果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等各个阶段,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
为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浦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于2021年7月发布了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以下简称“GOI”),联合企业、政府、产业、金融等机构为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搭建双层赋能的机制。GOI是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的研发转向开放,发挥大企业的创新资源和全球创新网络优势,集聚、培育、孵化创新链上的中小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有力举措。
过去一年,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持续焕发生命力,各行业领军企业踊跃加入,全年新增GOI 31家,总量达65家。一批GOI落成开业,一批GOI跨界合作。
各个GOI与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并进,累计赋能中小企业超2200家,其中1000余家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引进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举办各类赋能活动超800场,参与企业1.4万家。
未来,浦东将持续深化推动GOI计划,牵引打造全国最领先最活跃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