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2023年“‘青’睐崇明,‘城’就未来”上海市崇明区“燕归巢”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发布会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五大行动”启动仪式在崇明区文化馆风瀛洲剧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崇明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区委和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主办。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副主任陶慕蔡,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汇辉,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郁京忠,团区委书记朱敏煜等出席。
陈汇辉指出,“燕归巢”“凤来栖”青年人才工程是区委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形势提出的人才战略举措。欢迎更多青年人才踊跃参与到崇明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之中,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新征程中成就梦想、创造价值。
令人心动的Offer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青年施凌燕解读我区最新人才政策,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HR周井华传授求职锦囊,活动现场还送上了Offer大礼包,涵盖86个岗位、619人的招录需求。
扫码查看offer大礼包
元气满满的模Young
“青享社团”风采展示
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青年在“青享社团”中展示风采串烧,绽放活力,展现魅力。竖新镇青年代表讲述“青年发展型乡镇”创建故事,努力绘就“让崇明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崇明更有为”的美好画卷。
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五大行动”发布
活动现场启动了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五大行动”。下一步崇明将聚焦“乡村振兴”和“人才培育”两大主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赋能行动、生态产业提升行动、科技创新提质行动、城市人文集聚行动和青年社会融入行动,助力打造青年发展之城,奋力谱写新时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篇章。
闪耀时代的青春Fun
区级机关青年代表邵宪一分享了来崇故事。《奋斗不息的青春》情景讲述展示一代代青年为祖国、为人民接续奋斗,“凤来栖”“燕归巢”青年代表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讲述不同时代青年的奋斗心声。
全区各乡镇、委局、公司、园区团组织负责人、“燕归巢”“凤来栖”大学生群体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参与活动。
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十大项目
01“崇启海毗邻党建联盟”十大实事项目
实施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水务局、公安崇明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交通委、团区委、有关乡镇
主要内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毗邻党建”联盟工作机制下,以党建带群建,以服务长三角地区青年为目标,深入挖掘、深化发动三地职能部门资源以及光明集团下属驻地企业、毗邻地区乡镇、群团组织等方面力量,深化拓展结对共建机制内涵,努力形成跨省市、跨辖区、跨体制的团建联盟共同体。
02校内课后服务项目
实施单位:区教育局
主要内容: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双减”的工作要求,本区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个性化课后服务,安排作业辅导、德育、阅读、科技、体育、艺术、劳动、安全实训等多种类型的素质教育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03“燕归巢”“凤来栖”回(来)崇工程
实施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区委
主要内容:每年招录约500名崇明籍大学生,到各区委办局、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等单位实习;在高校设立飞鸟驿站,吸引大学生选择崇明、扎根崇明。
04青年安居工程
实施单位: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主要内容:聚焦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与管理提升,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保障房建设、装修、维保等过程中的要求、标准、规则,形成具体的指导意见,实施“3+N”检查制度,为人才提供功能全、质量优、户型好的保障性住房,助力青年人才安居。新增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706套(长兴镇);新增供应公共租赁住房75套(陈家镇、城桥镇、东平镇、新海镇)。
05小学生“爱心托班”项目
实施单位: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
主要内容:假期期间开设小学生“爱心托班”,在提供看护服务的基础上,注入自护体验教育、兴趣课程等,缓解双职工家庭假期子女“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06婚前健康服务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实施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主要内容:为孕前医学检查对象提供免费检查和健康礼包,为备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营造青年生育友好氛围。
07“缘来是你”青年社交活动
实施单位: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
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基层群团组织作用,为青年搭建一个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推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更贴合青年特点的系列交友活动,为单身青年创造更多交友机会,让青年人才扎根崇明、安心工作。
08市民健身中心建设及青少年体育赛事工程
实施单位:区体育局
主要内容:推进横沙乡社区市民中心建设,论证新河镇、竖新镇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建设及更新(新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等项目,布局适应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场地以及项目;举办和打造社会影响广泛的群众体育和青少年竞技体育赛事。
09就业创业促进项目
实施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主要内容:实施就业启航计划,依托崇明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服务基地、创业孵化园等,出台相关政策、融资等各类服务支持,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平台。聚焦青年创业者(创业组织),推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深化“海纳百创 创业瀛洲”区域品牌建设,鼓励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热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10青少年“活力创城”计划
实施单位:团区委、各成员单位
主要内容:依托高校和乡镇青年中心等载体,通过物理空间改造、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课程研发等,探索打造至少10个家门口的“创新实验室”;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做深做实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