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已形成
进入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跃升期
在这一年里
有哪些“硬核”科技新政
将为2023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持续发力
一起来看看~
目录
主题一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主题二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三 助力创新主体发展
主题四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主题五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主题六 填补上海科普立法空白
主题一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有何规划?
《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以“五大行动”为引领形成核心篇章,明确重点任务和主要路径,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有何举措?
《关于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培育各类研发载体;以长三角区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发展;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相关机构的衔接,强化跨区域统筹协调能力。
自2021年试点实施科技创新券互联互通以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有何进展?
《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
力争2-3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实现全域互联互通,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券政策效果,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此外,相关政策还包括《关于支持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长三角产业技术研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主题二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端制造业品牌和优势,上海有何举措?
《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聚焦保障空间载体、加强资金支持、拓展市场空间、优化综合生态提出政策措施,比如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等不同规模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各区给予支持。
上海怎样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建立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行业发展“五个转型”。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何迈上新的台阶?
《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包括6个方面16条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1000亿元以上。
上海市细胞治疗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如何促进其更好发展?
《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基于上海在细胞治疗产业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条件,在研究创新、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进行统筹布局,全力保障上海细胞治疗产业科技持续性创新和产业跨越式发展。
着眼未来,上海怎样构筑自身发展优势?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实施未来技术“筑基计划”等六大计划。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未来产业产值5000亿元左右。
上海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动能如何布局?
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行动方案
抢抓“六化”机遇,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虚强实”,培育壮大元宇宙发展新动能;突出品牌塑造,加快智能终端带动经济转型跃升。
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上海作何布局?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提出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空间布局等。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上海有什么举措?
《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主题三 助力创新主体发展
企业怎么参与优质中小企业评价和申请?
《上海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
明确区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职责,细化“特色化指标”,丰富培育扶持举措。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
企业如何申请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明确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申请认定应当达到的指标要求和需要递交的材料等,推动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如何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高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
从基本要求、转化流程、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操作路径,阐述成果管理、转化服务等节点的实施路径,从赋权试点、人才评价等方面提出支撑举措。
主题四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加快进行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上海如何规划?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明确将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要素协同联动。
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如何为制造业赋能?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重点实施八大专项工程和五项保障措施。到2025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打造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高地。
主题五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如何建设和运行?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明确了服务平台的定位、申报建设服务平台的基本条件和申请程序、服务平台的评估规则及撤销的条件,对服务平台的具体运行与管理进行了规定等。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有何指导?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强化原创导向,做好衔接协同,优化管理机制,加强上海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有哪些调整?
《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重大专项支持方向,细化了推进部门分工领域,优化重大专项立项方式,完善多元筹措与支持方式,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仪器设备集约化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主题六 填补上海科普立法空白
上海科普工作的开展有什么制度保障?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基于上海科普工作实践提炼形成的制度保障。通过明确本市科普的组织管理机制、科普活动的组织开展、科普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科普队伍建设及相关保障措施,助力实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两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