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上海药物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招聘
发布时间:2022-07-08 报送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历经九十载砥砺奋进,上海药物所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著、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药物研究基地之一。

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中心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传统中药及其复方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体内过程、配伍规律、作用机制等研究,阐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发现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先导化合物,开展现代中药新药研发。

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2012年通过验收,2021年成功入选首批新序列管理名单。工程中心面向“国家标准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目标,构建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体系,引领中药国际标准发展方向,支撑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方向

中药分析、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效应成分、中药作用机理、中药与肠内菌群互作、中药新药研发

招聘岗位及条件

领军人才(课题组长+三级研究员) 

基本要求: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2、学术水平突出,在国内外学术领域有重大影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3、国内应聘者须具有三级及以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海外应聘者应在国(境)外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拥有相当于教授职务的终身职位。

工作地点:

广东中山、山东烟台、上海(限紧缺岗位)

支持条件:

提供数千万的启动经费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和安家费,“一事一议”。

核心人才(课题组长+四级研究员) 

基本要求:

海内外申请人应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连续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工作地点:

广东中山、山东烟台、上海(限紧缺岗位)

支持条件:

1、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并提供与岗位相匹配的优厚待遇(包括人才公寓、安家费等);

2、中山、烟台研究基地提供充足的启动经费1000万元起;

3、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办公场地,提供一定额度的人员经费稳定支持;

4、协助落实配偶工作,协助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5、支持申请海外优青、中科院及各类地方人才项目。

 

骨干人才(青年课题组长+七级副研究员) 

基本要求:

1、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取得博士学位且不超过32周岁(2022年度申请者即1990年1月1日后出生);

2、申请人在所属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在本领域顶级刊物上至少发表过3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不含综述),其中至少一篇为PNAS及以上。

工作地点:

广东中山、山东烟台

支持条件:

1、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并提供与岗位相匹配的优厚待遇(包括人才公寓、安家费等);

2、按照岗位提供充足的启动经费500万元起;

3、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办公场地,提供一定额度的人员经费稳定支持;

4、协助落实配偶工作,协助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5、支持申请海外优青、中科院及各类地方人才项目。

 

申请及联系方式

请将本人详细简历发送招聘专用邮箱,简历应包含本人基本情况、出生年月、拟应聘岗位、已取得的成果、未来工作计划等内容。

所内申请人请同时提供所在课题组组长的推荐材料。

联系人:

吴老师(+8621-68077916)

李老师(+8621-68077930)

联系部门:组织人事处

联系邮箱:rczp@simm.ac.cn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关于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果德安

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果德安研究员从事中药质量研究38年,在中药标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推动中药国际化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性成果。他提出“深入研究,浅出标准”中药标准研究和制定的新理念,发展了中药复杂体系“化学-代谢-生物”整合分析新方法,解决中药为多成分复杂体系缺乏系统分析方法的难题;创建了以“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为核心的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发展了指纹图谱、一标多测、一法多用、化学计量学等中药质量核心技术要素,首次应用于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标准中,实现中国科学家把中药标准写入美国和欧洲药典的历史性突破;第三,他围绕影响中药质量的核心问题,创新发展了多维多息色谱指纹图谱以及多模式质谱等中药质量检测集成创新技术,创建中药质量检测数据库和《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平台》等支撑体系。鉴于上述科研业绩,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国际学术奖6项等。

中心其他团队介绍

PI:黄成钢,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研究;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发现方法学研究;创新中药开发。

PI:宣利江,研究方向:产业化目标导向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探索天然药用资源的药理作用物质基础,发现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先导化合物,开展新药创制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

PI:吴婉莹,研究方向: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人才培养情况

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形成了由多学科、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研究团队。现有工作人员123人(含博士后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人,国家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中医局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引才计划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

中心其他岗位热招:优秀博士后人才

申请进站条件:

1、符合国家规定的博士后进站基本条件,申请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已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

3、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4、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身体健康;

5、满足相应岗位的招聘条件。

在站时间:

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可根据项目需求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超过3年。

如需了解正在热招岗位,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细节:

招聘 | 上海药物所2022年度博士后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