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 | 献礼二十大,闵行高层次人才在行动:写给党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2-07-01 报送来源:智汇闵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在区人才办、区人社局指导下,“智汇闵行”公众号特别推出“献礼二十大,闵行高层次人才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写给党的一封信,发出爱党强音,用真切的情感表达对党最诚挚的祝福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

闵行人才自立自强、各展所长,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以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向党的101岁生日献礼,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人才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

坚定初心信念  践行社会责任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101周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有7位党员亲笔写下给党的一封信寄给党一段真情的告白

上海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秦楠


秦楠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高层次人才,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常务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委,曾获第二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国家科技部和盖茨基金会评选的“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

尊敬的党组织:

在“七一”来临之际,瑾献上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诚挚祝福。今年是我们党的101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事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未来的中国一定是科技强国!

科技强国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中国肿瘤早筛领域的初代开拓者,我们团队始终保持着无限的进取心与专注,深耕肿瘤早筛细分市场,致力于做“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肿瘤早筛产品”。从肠癌早期无创筛查产品的获批上市,到实现”多癌种、超早期、精准安全、依从性好”的早癌筛查目标,我们始终秉持着“锐意进取”的企业精神,实现从萌芽到赶超的蜕变与突破。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红船”一定会扬帆远航,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寄希望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砥砺前行,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真正让有影响、用得上的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人民!

此致,

敬礼!


 

上海云轴科技有限公司 张鑫

 


张鑫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曾在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从事虚拟化技术内核研发工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虚拟化内核开发者之一;2010年赴硅谷继续从事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工作;2015年回国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创立了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自主研发的私有云、混合云、 Mini超融合一体机、多云管理平台等。

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云计算基础软件研发工作,曾经在硅谷顶级云计算公司工作六年,2015年回国创业,成立了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过去20年间,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国的软件业水平飞速发展,特别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可以跟美国并驾齐驱。

对于科技企业的未来发展,作为一名党员,结合个人的经验和实践,我有以下这些建议:

●继续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充满活力,未来,要鼓励、培育出更多的优秀的民营科技公司。

●坚决贯彻“专精特新”战略,培养更多“专而强”的企业。要引导各领域成长起大量专精特新企业。

●鼓励科技企业出海参与国际竞争。科技企业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看清我们的实力和差距。

●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在科技领域,对于国家投资的项目,更多的将国企、民企放到同一平面,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充分竞争,用市场的手段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领域创新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一定会诞生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享誉全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上海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杰


张杰

上海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13年获法国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法国国家科学与应用研究院(INSA Rouen)完成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同年回国入职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深耕飞行器设计、自适应网格重构技术、三维建模和数字仿真技术数十年,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80余项。

尊敬的党组织:

百年大党,历经风雨,功勋卓越,值此2022年“七一建党101周年”到来之际,我代表上海圣尧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向我们伟大的党致以生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如果企业是一艘船,那么科技是这艘船的核心动力。我在2015年创办了圣尧智能,聚焦开发自主可控CAE仿真软件。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网格自动生成和先进算法实验室成立中法先进材料计算技术研究院,聚集中法数名在三维建模和自适应有限元计算领域的技术专家,联合开发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目前已经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未来还将成长为一个具有全球领先核心技术的企业,这个是我对公司的定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践行科技兴国战略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创业及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创业历程艰辛起伏,但我坚信,“祖国要强大离不开本土企业的强大,打造一个值得尊重的国际化企业和成为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企业家才是我最终的梦想”。在此我也呼吁广大同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周围,勇担新使命、砥砺新作为、建功新时代,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党献礼。祝愿我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再攀新高、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建政


张建政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机器人方向,工学博士、英国访问学者(计算机工程),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获得者、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雏鹰奖”获得者、闵行区创业英才、领军人才、当代工匠、张江杰出创新创业人才、高级工程师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是您的101周年生日,在此我向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祝愿中国能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愈发繁荣强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普惠性,从工厂里灵活穿梭、自主规划的无人搬运机器人、移动操作复合机器,到播报新闻的“数字人”主播,肉眼可见的改变发生在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作为从事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研发、集成与应用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我们带领创新团队,也跟随国家站在了浪潮之巅,集中全部力量加速攻关机器人手、眼、脚、脑等核心底层技术,更新迭代控制软件和核心算法,全力推动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实际复杂场景中积累场景共性,融合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机器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作业能力、和应用范围,以更为柔性的、智慧化的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智能运维。

今年是党成立101周年,我辈承接了前辈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自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坚守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我们希望同广大科技工作者、同行一起,联合攻关,打破关键技术瓶颈,破解难题,一同推进技术价值的转化与落地应用,做好技术的“传帮带”,以科技力量共同支撑产业升级、推动新产业新业态,以向善的科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献礼!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 邓刘福

 


邓刘福

2010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10-2015年任芝加哥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2016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教授。课题组研究兴趣为肿瘤免疫药理机制和靶标发现,聚焦于CD8+ T细胞干性和天然免疫识别的应答规律与逃逸特征,开展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研究与靶标发现,研发创新型融合蛋白药物与免疫细胞疗法,实现临床转化。

尊敬的党组织:

在党的101岁生日到来之际,衷心地祝福我们党节日快乐!

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肿瘤免疫治疗机制研究和新靶标发现。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就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物医疗蓬勃发展,我们党也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的发展,将其定位为新兴战略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值此之际,我们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砥砺前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精。癌症是威胁我国健康发展的首要致死性疾病,我们课题组将借助药学、医学和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利用经典和前沿技术,凝练癌症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肿瘤免疫治疗机制研究和新靶标发现,聚焦CD8+T细胞干性和天然免疫识别的应答规律和逃逸特征,研发创新型融合蛋白药物和免疫细胞疗法,努力去实现新药物的临床转化。

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百年发展,坎坷而坚定,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们将秉承“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马珂


马柯

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导。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13年于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系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被聘任为奥尔堡大学助理教授。2016年起入职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1周年华诞,在七一建党来临之际,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祝福之情。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从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与测试方向的研究。在双碳的背景下,能源电力行业面临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快速地构建。

我们团队围绕功率半导体可靠性的高效测评技术开展了近10年研究探索,开发了基于服役工况模拟的功率半导体可靠性测评技术,极大提升了电力电子变流器可靠性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将对低碳化智能电网大容量电力电子装备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对国家的“双碳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刻地认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惟有坚持创新,才是我们国家不断进步的发展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科技工作者将着眼科技前沿,不断砥砺奋进,以谋求让国家日益强盛、让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

此致,

敬礼!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赵晨


赵晨

2009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3年担任欧盟生物基油品炼制项目的首席负责人。长期从事“双碳领域”生物基材料的合成和生物基大分子及二氧化碳的转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中石化企业合作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合作项目、国家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敬爱的党:

今年是您101周年诞辰,值此“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提前送上一份祝福,希望我们的祖国可以在您的引领下更加的繁荣昌盛。

我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催化与纳米新材料研究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双碳领域”生物基材料的合成和生物基大分子及二氧化碳的转化,多项技术成果正放大应用于能源化工领域。

在我看来,进入工业革命后,世界科学技术新成果大爆发,其中化学工业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重要化学品、材料和能源产品,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传统的化学工业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20年,我们国家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绿色化学与技术的研究。

我认为科学研究是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就应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的科学家精神,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实现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中去。

此致!


 

本文内容由闵行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与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策划。

七名党员七封信

他们只是闵行高层次人才党员中的一份子

但他们说出了

所有党员的心声

责任所在,便是使命方向

初心如磐,便能一往无前

   百年砥砺风雨,百年沧海桑田。我们的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壮大。让我们坚守入党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