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TALK | 疫情宅家,有负面情绪?
发布时间:2022-04-29

疫情宅家

你是否有些烦恼?

院士守“沪” 同心抗疫

云课堂系列节目里

有解决方法!

图片

由市人才办开设的“院士TALK”专栏本期邀请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就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起来看

对于近期上海疫情,

漫天的资讯我们该怎么办?

 

葛剑雄教授提到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社会判断方法来看待

不能只看极端例子

需要全面了解,才能做出评判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定力

待事态明确的时候再来看问题

如何筛选信息?

第一,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

第二,要有正常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三,需储备必要的基本知识

 

 

 疫情宅家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足不出户,如何在书中畅游?
葛剑雄教授认为
在并不影响抗疫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读书可以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休息、安慰、享受也能免除一些烦恼

读书有多种目的,也有多种手段。我们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段,那就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读书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求知

那最重要的就是选择。

如果不加区分和选择,就很难真正吸收知识。至于如何选择书籍,这要针对个人需要和自身情况。

自己选不了的话,可以让老师或同学来选。但是要注意帮你选书的人,他应该既了解这方面知识,又了解你的情况。

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选择,不要迷信专家权威。因为同样一门知识,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人来讲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研究、解决问题

那就要穷尽。

研究某方面的知识,就必须要把这方面的所有的书和资料都了解。

如果不了解,有时就会重复劳动。比如这方面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了,你不知道,还在花大把功夫研究,这就可能会变成占用人家成果。

另外,如果你不掌握所有资料,那你的问题甚至都可能是伪问题。所以从研究的角度来读书,要求是比较高的。基本的条件就是穷尽,要把这些书都看了。

读书还有一个目的,为了人生的乐趣, 为了自己的需求

现在,正适合这样的阅读。

读书就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读书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唯一的标准就是自己是否满足,自己的人生是否得到充实和愉快。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当前时局之下,需要多读书。
疫情在家,找不到书看怎么办?或是没有看书的氛围怎么办?葛剑雄教授也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法

01

找出以前没看完就搁在书架上的书,把它看完,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即使没有什么收获,也能安慰自己,这本书终于看完了。

02

一些经典的、很有价值的书,不妨现在找出来重新看一遍。真正经典的书、文学作品,每看一次,都有全新的收获。

03

一些家庭成员共同爱好的书,可以挑一个时间,全家一起欣赏、讨论。

04

跟朋友一起,通过组织小型的云上读书会一起看看,那些经典的,重要的文章,逐字逐句地再做些讨论。

总而言之,大家要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条件读一点书,相信这和我们当前的防疫抗疫非但不矛盾,还可以使个人精神更加充实、平静、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