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TALK | 院士守“沪” 同心抗疫云课堂系列——疫情宅家,有负面情绪?试试做这几件事!院士TALK又来咯→
发布时间:2022-04-22

疫情宅家

你是否有些烦恼?

院士守“沪” 同心抗疫

云课堂系列节目里

有解决方法!

图片

由市人才办开设的“院士TALK”专栏本期邀请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就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起来看

图片

疫情宅家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足不出户,如何在书中畅游?

葛剑雄教授认为

在并不影响抗疫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读书可以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休息、安慰、享受也能免除一些烦恼

读书有多种目的,也有多种手段。我们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段,那就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读书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求知

那最重要的就是选择

如果不加区分和选择,就很难真正吸收知识。至于如何选择书籍,这要针对个人需要和自身情况。

自己选不了的话,可以让老师或同学来选。但是要注意帮你选书的人,他应该既了解这方面知识,又了解你的情况

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选择,不要迷信专家权威。因为同样一门知识,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人来讲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研究、解决问题

那就要穷尽

研究某方面的知识,就必须要把这方面的所有的书和资料都了解。

如果不了解,有时就会重复劳动。比如这方面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了,你不知道,还在花大把功夫研究,这就可能会变成占用人家成果。

另外,如果你不掌握所有资料,那你的问题甚至都可能是伪问题。所以从研究的角度来读书,要求是比较高的。基本的条件就是穷尽,要把这些书都看了。

读书还有一个目的,为了人生的乐趣, 为了自己的需求

现在,正适合这样的阅读

读书就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读书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唯一的标准就是自己是否满足,自己的人生是否得到充实和愉快。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当前时局之下,需要多读书。

疫情在家,找不到书看怎么办?

或是没有看书的氛围怎么办?

葛剑雄教授也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法↓

 

01

找出以前没看完就搁在书架上的书,把它看完,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即使没有什么收获,也能安慰自己,这本书终于看完了。

02

一些经典的、很有价值的书,不妨现在找出来重新看一遍。真正经典的书、文学作品,每看一次,都有全新的收获。

03

一些家庭成员共同爱好的书,可以挑一个时间,全家一起欣赏、讨论。

04

跟朋友一起,通过组织小型的云上读书会一起看看,那些经典的,重要的文章,逐字逐句地再做些讨论。

总而言之,大家要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条件读一点书,相信这和我们当前的防疫抗疫非但不矛盾,还可以使个人精神更加充实、平静、愉快。

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王振教授看来

应对疫情下的压力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面对新冠疫情,仍会因为应激因素出现各种各样心理的、情绪的、行为的反应。所以应对疫情下的压力,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要知道,只有少部分人真的需要专业心理辅导,大多数人是可以自己调节的。

当这些信号出现你该了解你的压力可能有点大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了↓

生理方面的信号

睡眠比较容易受到压力影响。如果你的睡眠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如睡不着觉,睡得特别短或者早上容易醒等。这就是一个生理信号,提醒你你的压力有点过大了。还有一些生理信号如头痛、头胀、胃口变差、胃痛、胸闷、气急、肌肉紧张等也提示我们:你的压力可能有点过度了,你该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了。

情绪方面的信号

当你出现烦躁、焦虑、丧失信心、消极的感觉,你的压力,或者是面对的心理应激可能超过了你能够应对的程度了。

行为方面的信号

如果你变得坐立不安、和朋友亲人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和谐了,那你要注意了!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你的感受可能会更明显。

认知方面的信号

记忆力开始变差可能是因为在压力下注意力变得难以集中,优柔寡断也可能是因为情绪方面出现了问题。不仅仅是疫情的原因,日常生活中,我们碰到压力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有人处于“心理感冒”的边缘

或者已经“心理感冒”了

我们接下来怎么去应对?

首先要有接纳的态度

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在《善恶的彼岸》这本书里面所讲到的那样:“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所以在这次疫情中,如果我们善加利用,正确地去引导的话,可能还会产生很多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记住:没有哪一段经历是会消失的,你不可能把过去的经历都抹掉,也没有一份努力会是白费的。

其次要会疏泄情绪

疏泄情绪比较好的方式,是主动交流,把不愉快的事情、想法说出来。悲伤的时候,也可以哭一哭。适当流泪,可以宣泄不少负性情绪。但是语言交流要有效,一些非理性的、暴力的、伤害人的语言是达不到缓解压力目的的,甚至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我们也要学会去安慰别人。有的时候无声的陪伴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

还有几个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关注

要缓解信息的过载。在疫情之下,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负面信息。这样的信息就会对我们的大脑造成一些冲击,也会让我们的情绪调控能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降低搜索相关信息的频次,减少在朋友圈里、微信群里查阅,甚至是发负面信息。不要总是去关注和疫情相关的内容,要让阅读的内容更加泛化一些,种类更加广一些。

要降低情绪的过载。因为在疫情之下,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听一些轻音乐,做一些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让自己平静下来。

要避免感应性的应激。当群体当中有一部分人出现负面情绪,很容易感染他人。所以我们要避免在特定群体中宣泄负面情绪。在寝室、家庭这样封闭的空间中,要避免某些特定话题。

不开心?生气?

这几个动作可以帮到你!

赶紧跟随视频
和方泓教授一起动起来吧↓

双手搓腰温肾阳有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的功效。拍八虚有清火理气安神的作用,还能活血化瘀,缓解腰背疼痛。梳头功可以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