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 | 硬核抗“疫”,这很浦东
发布时间:2022-03-18 报送来源:科way

检测告急、人员告急、疫情告急!

短短几天时间,浦东新区第三方机构

日检测能力由21.5万管

快速提升到近40万管

……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产业集聚、人才集聚

让浦东在疫情反扑的特殊阶段

有充足的专业后备力量

加入到与病毒的赛跑中

他们也许是浦东的药企员工

也许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也许是实验室里科研人员

更是浦东最宝贵的财富

张衡路180号,宝藤医学检测所医学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宝藤医学”)这几天总是人满为患,核酸检测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紧张而有序的检测队伍中,忙碌的志愿者穿梭其间。

说明: 图片

说明: 图片

“半夜最累的时候,是四点多钟,只能先睡一小会儿,然后赶紧回实验室。”

刚从检测“前线”倒班回来吃午饭的一名志愿者一边说着,一边扒拉几口饭,这一天还有许多样本等待着她。

在浦东的一处检测点外围已经设立了8个核酸检测窗口。在这里,每天要检测18万管的核酸样本。刚进入园区,记者就远远望见长长的队伍。一位正在排队的受测者正在向这里的工作人员抱怨,检测排队时间过长。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二楼实验室,来自各个企业、学校单位的志愿者正两班倒忙碌着。

说明: 图片

说明: 图片

忙了一上午的志愿者们倒在沙发上小憩片刻

3月以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服务接近极限负荷。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迫在眉睫,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成为挖掘检测潜能的生力军。浦东新区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占全市1/3以上,提升浦东新区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对于浦东及全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第三方临床检验机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不足,制约检测能力提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尤为明显。区科经委结合浦东生物医药产业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紧急发动相关企业增援这些专业的检测机构,提高检测速度和效率,满足浦东区域内的检测需求,争取跑赢这场与疫情比拼的赛跑。

13日上午,区科经委紧急发动张江、外高桥等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园区,并会同区文明办建立志愿者招聘平台,园区企业美迪西、斯微生物、上海生物医药研究院、医药工业研究院、保诺、恒润达生、科镁信生物、丹瑞生物等新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仅美迪西一家就支援了24名技术人员并于当日上午全部到位。

截止目前,共面向全市招募各类人员近150名,充实到宝藤、解码等检验机构,将新区第三方机构日检测能力由21.5万管快速提升到近40万管。同时,为保障重点企业宝藤(日检测能力达到18万管),协调解决了200余名员工集中居住,以保证检测人员力量的稳定。

即使这样,检测大量核酸样本,并调度大量志愿者,同时保证效率,这还是第一次。在多个检测机构出色地完成任务的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的努力,是无数企业支援的热诚之心,更是浦东一直以来医疗产业发展,所打下的牢牢基础。

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

“我是从美迪西过来的,在回家的地铁上收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立刻就过来了。”

一位刚刚走出实验室的志愿者说到。

此前,某些检测机构并没有处理大量样本的人力。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浦东药企,提供了援助。

美迪西生物医药是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服务外包企业之一,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研发外包服务,同时公司的仪器设备进入公共服务平台已达到设备和技术的共享。核酸检测并非美迪西的主要业务,但他们的员工拥有丰富的PCR技术经验(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

美迪西创始人、CEO陈春麟博士接到支援需求后,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这支团队在短短2个小时内迅速组建完毕,由陈春麟博士、首席商务官蔡金娜博士、人力资源部副总裁陈华山先生、生物部主任毛卓博士带队,在3月13日上午火速驰援宝藤,参与抗疫核酸检测工作。

除了宝藤医学、美迪西,上海之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浦东医药企业,也同样奋斗在抗疫一线。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诊断试剂、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接到检测任务后,检测人员24小时“三班倒”,日检测量达到上万人次。目前,由之江生物自主研发的移动式核酸检测车已全部投入使用,保障临检急迫需求。此外,来自复星凯特的4位志愿者,也奔赴之江医学检验所,正式投入了支援检测工作。

说明: C:\Users\asus\Documents\WeChat Files\pengsiyu5683\FileStorage\Temp\297400774ea75ab867dd5a5aa656b43f.png

之江生物自主研发的移动式核酸检测车,远看犹如一辆辆房车,洁白的车身上,蓝色字样“蓝铠甲全自动p2+核酸检测车”十分醒目。它们就像一位位钢铁“大白”,快捷灵活、即停即检,能及时支援一线现场检测,可实现“采与检”一体的全自动整体解决方案。每辆车的单管检测最大日检测量,可达1800管,满足突发情况的大规模核酸筛查的需求。

即将投入市场的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则全部由机器人操作,每一台检测设备每一天的单管检测能力达到4000至5000人份。记者从之江生物获悉,这台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占地面积只有2.7平方米,却相当于一个医院10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为保障之江生物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的生产,3月13日上午,区科经委与区人社局组织昌硕32名熟悉螺丝刀等基础装配工具的骨干力量驰援生产一线,经核酸检测后,于14日上午全部到位。目前,每天可以生产15台左右设备,并快速部署到检测机构,支撑了全市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

当这些产品全部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少检测所需的人力,减轻志愿者的工作量。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医工总院”)在收到专业人员招募信息后,也立即行动起来,号召广大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热烈反馈。在总院领导班子的支持和部署下,由上海医工院生物制药部牵头,从生物制药部和多米瑞公司挑选出第一批共7名志愿者前往宝藤医学支援核酸检测任务。

“13日一早我们的导师在群里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我的专业与PCR扩增工作相关,就踊跃报名了。志愿工作要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八点,说实话还是挺辛苦的。但想到能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出一份力量,我就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国药医工总院研究生一年级志愿者罗涛在接受采访时说。

无数企业、机构的支持,加快了核酸检测的速度。作为核酸检测的第一步,样本的提取速率决定了后续核酸检测报告出来的快慢。越早有一份确定的报告,就越早能追踪到病毒的蛛丝马迹,及早阻断传播链,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说明: 图片

“我是从平台看到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于是就来了,为抗疫出一份力。与其他志愿者交流、工作也让我心情愉快。”

一名个人志愿者说到。

这一次核酸检测工作,有如此之多的志愿者赶赴前线,不仅是个人的无私奉献,不仅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是浦东新区一直以来注重生命健康新兴产业发展的结果。

据悉,浦东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浦东检测认证机构共144家,产业规模列上海各区之首。

丰厚的医药产业土壤,也是各家企业有能力支持抗疫的原因之一。浦东新区集聚了全球创新要素、人才资源的精锐力量,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浦东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的优势让浦东在疫情反扑的特殊阶段有充足的后备力量。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有一批志愿者愿意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他们是药企医械企业的普通员工,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是产业实验室科研人员,更是浦东最宝贵的财富。

说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