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日)上午,“信仰铸忠诚,永远跟党走——1921-1949上海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与革命斗争图片展”开幕仪式在上海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举行。此次展览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档案局(馆)主办,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共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新经济组织)党委承办,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倾情支持。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组织宣传处副处长张荣耀,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纪委书记李明,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顾燕萍,上海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严骏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展览通过百余幅历史图片和红色金融工作者的故事,全面展示了党领导下的上海红色金融事业建立、发展、壮大、辉煌的光荣历程,旨在传承发扬红色金融精神,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金融人才高地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也是街道党工委与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新经济组织)党委进一步深化结对共建内涵、创新党建引领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政治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更好助力“七彩码头”蓬勃发展。
人才工作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南码头路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争取市人社系统资源,强化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着力营造“招才、引才、留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结对共建构筑人才服务主阵地。2020年5月,街道党工委与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新经济组织)党委结对共建,上海市流动人才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在南码头党群服务中心和南码头事务受理中心挂牌成立;2020年10月,市人社局法规处(行政效能处)党支部与丰华园管理方世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在丰华园设立人社领域营商环境观察点,以阵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才服务的黏性。
二是坚持服务先行,以主题活动畅通人才服务主渠道。近年来,街道不断深化结对共建成果,与市人社局、市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合作开展“三·五”学雷锋线上便民咨询专场活动、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使命必达·航运圆梦”主题展等,通过活动平台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咨询,并优先发布各领域人才招聘信息,同时,以活动为载体,引导人才把“个人梦”与“社区情”“中国梦”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社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是突出服务质量,以练兵比武打造人才服务主力军。聚焦人才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及窗口单位职工参加全国、市、区级各类练兵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干,推动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街道沈娅琼同志获得2020年全国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岗位练兵明星”称号。
未来,南码头路街道将紧紧围绕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工作要求,以“柔性”引才、“刚性”留才的创新服务加快各类人才集聚培育,着力构建“党建引领、齐抓共管、开放共融、精准服务”的南码头路街道人才工作新格局,多维度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筑巢引凤”推动“七彩码头”高品质社区建设。
一是聚焦“组织保障” ,做强人才工作新引擎。持续强化人才工作“一盘棋”意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发挥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用好党建共建平台,进一步整合市人社系统等部门的优势资源,结合南码头发展及人才引培需要,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与指导。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创新人才服务新机制。依据辖区属地央企、国企集聚特点,探索建立“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制度,推动各部门与服务企业、重点人才密切联系、常态互动,整合党群、行政等部门资源,为企业人才引进及培养提供支撑保障。
三是聚焦“人才安居”,延伸人才服务新阵地。关注沿江新建人才公租房小区,加强社区、园区“双区联动”,将园区内优质人才服务资源向公租房小区延伸,探索建立社园多元化人才创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以“党建+自治”方式,激活社区活力,改善居住环境,为聚才留才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