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微控制单元)、DPU(数据处理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光谱芯片、滤波器……在12月23日举行的895创业营(第十季)集成电路专场路演现场,集聚了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模组集成、芯片设计、测试、EDA各个细分赛道的创业企业。
8家“硬核”科技企业分别从公司背景、团队构成、产品研发、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等角度,对各自的项目做了全方位的路演介绍。路演答辩结束后,在打分环节中,各位评委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分数牌。
硬核产业创新诞生明日之星
经过路演、评分后,来远电子、瞬曜电子、阿米芯光、瑶芯微获得了2021年895创业营“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与光芯片、青芯半导体、泰矽微获得了2021年895创业营“最具创新性企业”称号,开元通信获得了2021年895创业营“卓越创业之星”称号。
8个项目除了获得张江高科旗下免费的办公场所和人才公寓使用权,得分最高者开元通信还额外获得了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提供的“中国经理人课程”。
记者了解到,开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4G+/5G先进射频滤波器及模组芯片提供厂商。开元通信创始人贾斌2009年就来到上海张江,曾任紫光展锐副总裁及射频前端产品线总经理。2018年,他看到集成电路国产替代的机会,便瞄准先进滤波器及其模组产业化的方向,创立了开元通信。贾斌介绍,目前国内模组最大的瓶颈在于滤波器的自主创新,并实现产业化。而开元攻克滤波器关键核心技术后,可以帮助客户集成各种类型的模组参与到高端市场的国际竞争。
2021年7月20日,开元通信累计出货达到1亿颗射频芯片。目前OPPO、小天才、VIVO等量产客户已超70家,其中全球10大手机客户中已供货6家。未来3—5年时间,开元通信将发展成为一家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射频芯片公司。
据悉,自2015年创营至今,张江高科895创业营已经走过十季。895创业营第十季集成电路专场,累计覆盖半导体相关企业1000多家,吸引了300多家企业报名,择优录取了其中25家优秀企业,其中近10家企业获得融资,企业估值高达200亿元。
青芯半导体创始人杨浩说:“895创业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一季活动他们邀请了很多领域的大专家,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创新管理、财务与税务、上市融资和期权激励、法务与内控等诸多企业管理方面为我们创业者赋能,不逊于一季浓缩版的EMBA。”
路演结束后,张江高科创投管理部总经理黄婧和本次路演的8家企业分别签署了优先投资协议,并为无锡拍字节、迈铸半导体、麦峤里半导体、宏芯气体、时识科技、眸芯科技、南京艾科朗克、晋江三伍微电子、杭州凌石、犀羚微、恒芯半导体、中科米微、南京深视光点、楚赟科技、沐曦集成电路、深聪半导体、常熟埃眸、夏芯微电子共18家项目分别颁发了2021年895创业营“芯力量奖杯”。
6年打磨,从“服务创业”到“服务产业”
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上海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是浦东重点聚焦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作为建设张江科学城的主力军之一,张江高科也在由产业地产商向产业创新生态构筑者的角色转变,除了载体空间开发,还承担产业投资和创新孵化等服务。
从第一季到第十季,历经6年打磨,895创业营不仅实现了从“服务创业”到“服务产业”的升级,更提升了服务能级,实现了从创业营到加速营的全覆盖。
895创业营第十季,和诸多知名头部企业合作,为集成电路初创企业解决了寻找客户、技术交流方面的难题。这些头部企业中,既有坐落于张江的华勤技术、芯原微电子等本土企业,也有ARM中国、高通等知名企业作为强大后盾。
集成电路尤其需要“产学研”结合,895创业营第十季得到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集成电路与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等1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与895创业营达成合作,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形成深度交流。
人才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张江高科还联合东南大学发起“895人才汇”活动,邀请全国60多家知名IC企业,发布400多个集成电路行业刚需职位,搭建起企业进入高校“组团”招聘的通道,与高校人才“一对一”“面对面”沟通交流,形成“企业-人才”双选模式。
除了项目路演,张江高科投资总监王法华还与莘泽孵化器董事长曲奕、盛英科技执行董事程玉华教授、普健济康创始人张捷,以及众物科技负责人张小龙一起签署了《895孵化联盟合作协议》。
未来,张江高科将继续深耕张江优势产业,加强“孵投联动”,提升孵化和投资能级,通过895创业营服务平台,继续深化垂直产业,挖掘和培育更多硬核科技企业,助推浦东加快在“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团,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