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举办的2021年长三角创“融”十四五高峰论坛、首届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宝山杯”大学生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市宝山区环上大1号基地成功举行。经过角逐,最终大学生团队赛12个获奖团队,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企业赛18个获奖项目,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企业赛中获奖的单位中,大部分已签约落户宝山,未来将为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建设添砖加瓦。
创新驱动 人才为本
要抓住“科技创新”总体发展的“牛鼻子”,就要筑牢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人才库。宝山区区长高奕奕在致辞中讲到,宝山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人才是最关键的战略资源、最核心的力量支撑。宝山的转型发展也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创宝山、求贤若渴,希望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明日之星能够来宝山创新创业,走到科技创新的前台、走上事业腾飞的舞台!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黄红在致辞中谈到,面向“十四五”,上海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聚力创新合作、聚力资源共享、聚力先行区打造,深化制度政策联动、资源共享共用、产业链创新协同等,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宝山肩负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大使命,作为上海市“北大门”和“水路门户”,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远峰在致辞中对宝山提出了殷切希冀,一方面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方法,构筑科创产业优良生态;另一方面要落实人才工作的新战略,凝聚引才育才的强大合力。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布局,发挥地缘优势,厚植人才发展沃土,书写宝山”北转型”的新篇章!
科技向上的力量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从历史的变迁,最新的形势,谈到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打造新的增长极。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郁文贤,以国家战略新型产业北斗大众位置服务为例,为我们分享了国家,市,区三级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造区域产业新高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国之间的竞争,科技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而科技的进步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的。在院士圆桌上,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中国科学院朱美芳院士围绕着“基础研究与高质量发展”、“硬科技与软实力”、“区域创新有为有位”三个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院士们强调,高精尖领域的“硬科技”的落地既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原创技术,也需要突破科技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提升“软实力”。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发展规模,更取决于发展质量。院士们的智慧盛宴,以圆桌论坛形式对“科技向上的力量”这一命题有了一个更新的视角和更深的认识。
以人文之力 助科技之兴
现场,华东科技长三角科技融媒体中心落户宝山并揭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黄红、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黄丽宏、华东科技传媒总经理兼执行主编李岩均出席活动。未来,长三角科技融媒体中心将以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为主要目标,以整合优势资源和搭建创新融合平台为重要手段,以一盏聚光灯、一把放大镜、一个孵化器、一个智囊团的四个“一”为具体举措,全面实现媒体数字化转型战略,打造全新的科技领域传播平台,来响应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人文之力、助科技之兴。
此次创新创业大赛和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上海市宝山区对“高质量”与“一体化”的两手抓、两手硬。“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是引子,以赛招商、以赛引才,引来创新要素的集聚,助力宝山打造上海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和人才聚集高地。长三角创“融”十四五高峰论坛是窗口,敲开了长三角深化科技制度一体化创新的一扇门,也开拓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无限空间。在“高质量”与“一体化”的双轮驱动下,经济增长的新势能、“新风口”,将迸发出多重机会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