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智汇”系列路演活动"Innovation+"创新赋能专场
发布时间:2021-11-24 报送来源: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

1、活动介绍

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贯穿全年推出了"创智汇"系列活动。活动以路演模式,集聚高校智力,解决企业需求,助力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经前期广泛征集和精心遴选,本次系列路演活动将于11至12月陆续推出9所高校的28个项目,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各高校项目负责人将与企业、投资人进行交流对接,共商合作,促进产学研发展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1年度"Innovation+"创新赋能专场活动安排在11月26日,本次活动为线上路演,将带来复旦大学的“基于石墨烯技术的新型电热水壶”、东华大学的“智慧消防可视化系统”、上海海洋大学的“亚东鲑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及产业化”以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等项目进行项目路演。

2、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2021年11月26日 13:30-15:00

活动形式

线上直播

3、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

上海高校技术市场

平台支持:

上技路演中心

4、项目简介

一、基于石墨烯技术的新型电热水壶

-复旦大学

全球首创高温石墨烯电热水壶类产品,是复旦大学刘云圻院士团队研发的石墨烯新型材料产业化运用产品。高硼硅玻璃一体壶身结构和石墨烯加热,取代了传统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发热盘和线圈式加热,杜绝了水与不锈钢、胶圈的接触,防止水受到重金属铬、锰等离子的污染,达到了母婴用壶安全标准。产品在珠海市具有规模生产线,自上市以来,已形成批量销售。

相比于电热丝、电热盘等传统电热技术,石墨烯电热技术具有材料易制备、无污染、发热均匀、电热转换效益率高等特性,开创了加热方式的新革命,是未来电热领域的发展趋势。首次将石墨烯电热技术应用于石墨烯健康水壶中,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零污染物,全玻璃结构杜绝重金属铬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面性加热,受热均匀;涂层安全轻薄(厚度0.2mm),水电完全隔离,不存在漏电风险;加热产生远红外,不仅可有效地除掉水中余氯残留及降低水的硬度,让饮水更健康,而且可削弱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小分子团水,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烧好的水成弱碱性(PH=7.3);环保节能,电热转化率高达99%以上,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废液等污染物排放。

本产品的核心技术为石墨烯在高温领域的电热应用。技术指标包括工作寿命(>10000Hr)、附着力:(0级)、电-热辐射转换效率(55%)、法向全发射率(88%)、功率偏差(2%)、泄漏电流(0.02)等,均超过国家标准GB/T7287-2008与GB/T9286-1998。

二、智慧消防可视化系统

-东华大学

智慧消防可视化系统,系东华大学和江苏冠捷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该系统平台依托“智慧消防+物联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视频可视化监控融入消防领域的火患防范,将消防设施、社会化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等各位要素,通过物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有机链接,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全面促进和提高消防监督与管理水平,增强灭火救援的指挥、调度、决策和处置能力,提升消防管理智能化、社会化水平,最大限度做到“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提高全社会的消防监控水平,降低消防灾情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系统包括车辆占用消防车通道监测、物品堵塞消防通道监测、消防器材移走监测、烟雾监测、火焰监测、抽烟监测、电动车禁入电梯监测、电动车违停监测、人员离岗监测。

本系统广泛适用于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写字楼、石油石化、煤矿、仓储、文博、娱乐场所、大型公共场所、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场景。

三、亚东鲑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及产业化

-上海海洋大学

亚东鲑鱼是西藏自治区亚东县的特有鱼种,属于自治区二级野生水产保护生物。由于“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等原因,亚东鲑鱼人工繁育与养殖一直受到限制,未形成有效产业。然而,鉴于其资源稀缺性和独特性,亚东鲑鱼有望成为西藏地区第一个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并重、并走向全国的鱼类。自2015年以来,针对亚东县在亚东鲑鱼人工繁育技术缺乏和相关技术人才匮乏的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上海海洋大学以“扶贫先扶智,兴业先兴技”为指导思想和总要求,以学科平台为依托,技术成果为支撑,组建了“亚东鲑鱼人工繁育科技服务团”,先后派出4名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4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了亚东鲑鱼的人工规模化繁育科技服务与相关理论、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攻克了亚东鲑鱼的亲鱼培育、催熟促产、人工授精、控温孵化、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等关键技术;建成了1个亚东鲑鱼繁育基地、4个苗种培育基地、5个工厂化车间和1个成鱼产业园;为亚东县培养了7名技术骨干和50名鲑鱼养殖合作社成员;带动3个乡镇4个村(居)849户、2343人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442人,使亚东县成为西藏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该项目成功探索形成了“建成一片基地、攻克一批难题、传授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本项目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了柔性聚合物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该工艺可以印刷任意图案的柔性聚合物基复合热电材料,具有操作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将所印刷的柔性热电材料,经过剪切、连接和封装等工艺制备成的柔性热电发电器件,可以将人体和环境之间的温差转变成电能,可以为可穿戴电子产品进行供电。

在我国市场上,可穿戴电子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可穿戴电子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其电能供应问题。目前可穿戴设备使用的电源多为锂电池,虽然锂电池的性能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需经常更换,给穿戴者带来不便,同时也会造成测量数据的中断。使用聚合物基复合热电材料构筑的可穿戴热电器件,可以把人体和环境之间的溫差转变成电能。从理论上来说由于人体和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温差,所以可穿戴热电器件能为便携式电子产品提供永久性的电源,在军事和医疗等特殊场合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制备具有柔韧性好、质轻、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本项目首次成功的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聚合物基复合热电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备成柔性热电发电器件,在军事、工业、医疗、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扫码入群获取活动直播链接

同时可了解更多“创智汇”路演活动及项目详情

5、联系方式

联系人:上海高校技术市场 周老师 18914326892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 许老师 15000971837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