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系列评论
发布时间:2021-10-08 报送来源:人民日报、大国人才

2021年9月29日至10月3日,人民日报连发五篇“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重要讲话”系列评论文章,一起来学习!

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接续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历史进程中写下动人精彩的篇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善于在总结经验中深化思想认识,善于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理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作出精辟概括: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八个坚持”,明确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是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提出了明确目标、作出了重要部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正是要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目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确立了“时间表”“路线图”,对于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相关工作,我们一定能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应用研究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无论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还是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离不开包括国家战略人才在内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自觉履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提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科技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作出重要部署。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放权、松绑”为重点,着力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只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我们就一定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并作出重要部署。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这些年来,党中央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成果丰硕。应当看到,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握人才全球化新趋势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大力推动人才国际交流合作,“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对广大人才而言,也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就一定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