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玉兰初绽,人们沉浸在“春耕牛”年画带来的喜庆节日气氛中。此时,一则捷报随春风飞传,经国务院批准,上海的104名高级专家获评2020年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静安3名专家榜上有名,而其中一位就是静安高技能人才的代表——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部门常务副经理、高级技师朱道义。由此,静安的人才百花园里出现了一对异彩芬芳的“宝藏”师徒,他们同为插花和园艺“双料首席技师”,同为“上海工匠”,同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又同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这在静安这片沃土上成就的奇妙缘分成为佳话与美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梁胜芳(右)、朱道义(左)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给予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国家级终身荣誉称号。梁胜芳于2010年凭借高超技艺和工匠精神实现了静安高技能人才获此殊荣的“零”的突破;10年后,他的爱徒朱道义又获评“享贴”,为静安再添新彩。





梁胜芳花艺作品


梁胜芳花艺教学
提起自己的师傅梁胜芳,朱道义脸上洋溢起诚挚的笑容。1989年,高中毕业的他从安徽六安老家来沪打工。1992年,机缘巧合之下,他被招进静安花店当了一名学徒工。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师傅梁胜芳。梁胜芳,人如其名,“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位中国首批插花花艺大师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荣获金奖,是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市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是上海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典范。梁胜芳有一双好园丁的慧眼,看出小朱是棵好苗子,悉心加以栽培;而朱道义也敬爱师傅,将师傅教导的话谨记心上,“学艺先学做人,人品好,花艺才能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师傅的倾心相授下,朱道义勤奋好学,肯下苦功夫。“在老家,满眼都是植物,我从小就对草木有感情,但真正做起花艺和园艺才知道,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梁胜芳大师的花艺主张,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学特有的审美品质和意趣,像品味唐诗宋词一样,十分讲求花艺、园艺的意境美,利用花材的属性、花语、品性和形态来托物传情、借物寓意,寓情于景、以形传神,从而引人遐思、耐人寻味,将人们带入与草木相亲相爱的绝妙境地。朱道义如饥似渴地跟着师傅学习插花、园艺知识,钻研琢磨植物学、色彩学、音乐、绘画、雕塑甚至力学,并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拓展思维与创作灵感。朱道义还是个文艺青年,夜晚11点半的广播“点诗”栏目《午夜星河》是他的最爱,遇到一首喜欢的诗,就会反复吟咏到深夜。
梁胜芳(中)、朱道义(右)合作花箱布置
1997年,26岁的朱道义带队参加在浙江金华举办的长三角花艺大赛,其他省市的领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师”,只有他初出茅庐,可不起眼的他却一鸣惊人,连得两个金奖、一个银奖。那一刻起,他意识到,“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有一技之长就能赢得认可,有付出就有收获。”就这样,朱道义在领导、师长的引领、爱护下,在花艺的职业技能道路上步伐稳健,越走越宽。朱道义与师傅梁胜芳携手为静安精彩花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进百姓生活付出辛勤努力的同时,2010年,他自己也光荣地被评为首届“上海市优秀农民工”,落户上海,扎下了根。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朱道义代表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参赛,其作品《花想容》《胜日寻芳》《穆斯林都市花园》获得两个特等奖和一个金奖。




朱道义为医务志愿者讲解花艺作品的创作理念

2000束郁金香献给静安抗疫一线的女医务工作者




朱道义花艺作品
朱道义深情地说:“国家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切磋平台,领导、师长很海派,对我们外来务工的年轻人尤其关心,鼓励大家把握机遇学习、交流、历练,所以我们成长得很快。”2018年,“朱道义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朱道义及其团队担负起静安区“三纵三横”(三纵:常德路、华山路、万航渡路;三横:延安中路、南京西路、北京西路)道路景观的设计、种植和养护重任。朱道义将插花艺术融入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中,首创了花街养护精细化管理,并推广到全市,形成了一抹靓丽的城市风景。每当你走在锦绣缤纷的南京西路上,总会为路两边花坛里“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花艺连连赞叹。而此时,你是否会想到这花开烂漫的背后,有着园艺师所付出的不同寻常的巧思与努力呢?


其实从2008年起,静安区的主干道“四季有景观、季季花不同”,景观绿化的风格大气大方、雅气雅致,符合静安的高品位、国际化,让人赏心悦目、驻足流连,由衷感受这城区之美、生活之美。





梁胜芳、朱道义参加各类花艺竞赛、活动
梁胜芳、朱道义,还有朱道义的徒弟们,他们传承匠心、创新技艺,在静安的丰厚土壤里成长为“花艺骄子”。如今,朱道义的徒弟们又在各类插花比赛中崭露头角、摘得桂冠,有的也像他一样成为“新上海人”。他们是静安的骄傲,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青春、才智和汗水服务上海、奉献静安,将美丽与芳华尽情播洒在静安的街、路、庭、园中,播洒到人们的心田里。朱道义说:“‘对工作负责、以事业尽心’,是师傅梁胜芳的职业信条,我要将此信条传递、延续到我徒弟的心中,带出一支技术精湛、甘于吃苦、职责为先的过硬团队。”

师徒联袂设计区人社局”廉政花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造就也像花木一样需要阳光、和风与雨露。梁胜芳与朱道义,这对“宝藏”师徒的成才、成功之路是国家、上海高技能人才政策举措在静安取得实效的生动诠释,是全社会弘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风尚的有力注脚。今年1月7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信号。随着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有效打通,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收入、社会认可度、美誉度将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活跃在生产服务一线,静安也将涌现出更多导师带徒、薪火传承的动人、传奇故事。
花艺有道,师徒传承;花开静安,自有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