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
01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实验研究与新原理探索
02高温设备结构完整性的基础研究
03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
04功能胶体微球及其组装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05动物丝及丝蛋白基材料多尺度构效关系研究
06可注射性热致物理水凝胶
07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
08水稻基因漂移的规律及环境影响
09Hilbert的几何与分析
10乙酰化调控细胞代谢网络机制的发现及其病理生理意义
11基于负氟效应的有机氟化学研究
12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能带调控及反应体系设计
13激光尾场电子加速和新型辐射机制研究
14成年哺乳动物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发现及其发育调控机制
15三维基因组调控与功能研究
16秉承自然生物精细构型的遗态材料
17基于活泼中间体捕捉的多组分新反应研究
18李理论中的有限维代数的结构与表示
19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
20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持续存留机制及对策研究
21高功率超快激光晶体的设计与器件性能调控
22空间激光三维探测技术
23金属连铸多模式定制磁场净化技术与装备
24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
26城镇污水厂低质污泥高效生物稳定关键技术及应用
27基于纳米技术的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28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制造技术
29网络适配的视频表示与传输关键技术
30大型客机超临界机翼空气动力关键技术及应用
31利用自限制原理的单面加工微纳规模制造关键技术
32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33高性能微流电动分析技术及应用
34复杂电子元器件的绿色-智能分离与全品类金属利用技术及装备
35新型冠脉靶向药物支架系统研发及其超高精密特种智能制造技术
36风电机组可靠友好并网的变流与发电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37大型与复杂结构轴类零件精密磨削技术和系列成套装备
38智慧档案馆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9硅基碲镉汞红外大规模焦平面探测器芯片关键技术及其空间应用
40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药理和早期干预的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
41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外科创新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
42致盲性眼病防治融合体系的创建和精准干预
43脑胶质瘤代谢分子标志物的发掘及临床应用
44急性肾损伤的有效防治和危重病例救治新策略研究与推广
45慢性病防控的全科医学模式构建与综合干预研究
46心肌重构的损伤与保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47食管鳞癌放化疗方案优化和转化研究
48脑重大疾病的功能分子成像与人工智能诊断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49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
50高分辨率大面积平板显示制造技术及产业化
51海洋窄带环境复杂目标探测与识别
52高品质河蟹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53高性能对位芳纶(芳II和芳III)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54汽车用超高韧性高强度聚丙烯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55满足国五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成套技术及应用
56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
57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癌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58 1000MW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系列汽轮机技术开发与研制
59脊柱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60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关键治疗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61肝癌临床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的建立和应用
62“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63骨-髓-脑系统慢性病”共性防治规律和转化应用
64酶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及工业催化应用
65大型构件激光可靠性制造技术与应用
66基于病理发生学特征的晚期胰腺癌介入关键技术
67商用车尾气后处理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
68肠道微生态异常的致病性及菌群移植治疗新策略
69多高层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
70血管通路数字诊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71智能化焊接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在海工装备制造中的应用
72面向互联网公众服务的软件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73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74空气源热泵高效供热系统与应用
75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
76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
77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新型桩基与深基础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78软土地铁隧道结构安全预警预控及治理成套关键技术
79甲状腺癌诊疗关键技术的建立、应用及分子机制
80复杂建筑结构损伤分析与整体抗灾性能调控关键技术
81复杂混凝土结构灾变控制技术
82市政和工业水处理关键药剂的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83发育源性疾病和遗传性出生缺陷的机制研究及临床精准防控
84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85基于代谢模型的发酵过程关键技术及应用
86备战重大比赛训练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87高效率砷化镓与晶硅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8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
89基于精准、微创的头颈癌超声热化疗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应用
90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观测、预报与抑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91农业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识别技术及应用
92骨盆髋臼创伤的急救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93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智能制造创新团队
94抗糖路上爱相伴
95糖尿病防治路上的指南针和新鲜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是怎么选出来的?
800万奖金需要缴税吗?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何不在当年而是次年召开……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1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评选
经历了怎样的程序?
关于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授奖流程,在实践中不断革新完善,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从提名(提名单位或有资格的专家)→形式审查受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初评(通用项目从4万多名评审专家中随机遴选专家网络评审、评审组会议初评)→评审(各评审委员会)→审定(奖励委员会)→审核(科技部)→审批(国务院)→颁奖(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科技奖励相关奖项的评奖授奖均遵循上述流程。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需报请国家主席签署。
2
不同等次奖项的奖励数额是怎么规定的?
是否需要扣税?
2018年以前,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12月26日科学技术部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其中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
2019年1月4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的通知》(国科发奖〔2019〕7号),规定自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标准均上调50%,特等奖奖金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标准由20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标准由10万元/项调整为15万元/项。调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自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起实施。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
3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为何是次年召开?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次年年初召开的做法,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项工作惯例,并没有特别的原因。不过,客观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每年由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的第一次高规格大会,在开年之初起到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褒奖先进、树立标杆的作用,既是对丰收硕果的检阅,也是对未来旗帜的高扬。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出席奖励大会,亲切接见获奖代表,国家主席亲自为最高奖获得者及其他获奖者颁奖,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是科技界翘首以盼的一项盛会。
大会每年隆重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就,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出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氛围,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全民族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