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成全国首个5G网络深度覆盖高校 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发布时间:2019-03-25 报送来源:上海松江

85寸的8K超高清电视大屏幕上,一辆小指甲盖大小的正在移动的汽车清晰可见,画面流畅,没有丝毫延时,这是8K高清摄像头通过5G无线网络传送至手机终端,再经解码后显示的拍摄画面。3月19日上午,由上海联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携手共建的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随着5G校园网的建成使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的高校。  

360度全景实时追踪系统,8K超高清工业监测……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内,展示了5G通信的各个实际应用案例。实验室靠墙设置了一个小型机房,这是实现5G无线网络通信的室内型微基站,也是全球第一个应用于现实网络的5G室内基站。据介绍,该基站目前采用4G+5G非独立的组网模式,信号可以覆盖其所在的这栋19层的行政办公大楼。5G无线网络的峰值传输速度可达65M每秒,是4G单用户通信速率的10倍以上,而5G网络传输时延仅为5毫秒,是4G传输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可以说,肉眼几乎察觉不到延时。  

去年11月,上海联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署5G产学研合作协议,在校园内建成了5个5G室外宏站、部署了1个5G室内型微基站。4个多月时间里,一张深度覆盖学校办公区、科研区、宿舍区的5G移动网络已经建成,可满足该校师生和研究人员的各类个性化网络连接需求。双方携手共建的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基于自主知识产权AVS2的8K视频编解码、数字版权保护、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需求,开展基于5G网络特性的行业应用研究合作。  

作为全国首个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的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全力支持和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应用。校方表示,未来会在汽车、轨道、航空等领域借力5G  通信技术,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学校还将建设5G仿真实验室等,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同时,工程大将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不断创新5G+新应用,聚焦“从零到一”的突破,建立新业务应用的标准和标杆;加强“从一到多”的复制,实现产业化规模,使学校和企业在5G+新业务的推广中实现双赢、多赢。 学校还承诺,将把5G技术和实践带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据上海联通介绍,公司目前已在松江大学城建成各类5G站点20个,今年4月底预计将完成整个松江大学城的5G网络深度覆盖,后续将针对各高校业务需求推进建设,力争将松江大学城打造成全国首个“5G大学城”。下一步,上海联通还计划将5G试验网延伸至G60科创走廊,在松江区域建成76个宏站,聚焦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5G网络先行先试和应用技术创新,推动5G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松江构建G60科创走廊5G+智能制造示范区。 

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副区长陈小锋、上海联通总经理沈洪波等出席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