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黄浦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工商联主办,黄浦区新闻办、区总工会、区商务委、区教育局、区国资委、区文化局协办的“激发大国匠心、助力黄浦发展”——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工作论坛在“豫园·海上梨园”举行。
论坛聚焦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围绕如何为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技能人才如何助推企业和黄浦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商联主席、区总商会会长陈菊珏,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分配保障处处长刘军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来自丰收日、连卡佛这两家黄浦区技能人才试点企业的代表以及2018年“上海工匠”获得者正章实业的陈爱华、申丰地质的郭乃根就一年来参与技能人才试点过程和收获做了主旨交流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沈桂龙所长、上海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吴仲庆、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检测中心负责人李媛、新雅粤菜馆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黄任康五位嘉宾就如何破解企业试点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出谋划策,并和现场百余位企业家代表进行互动,迸发思想火花,凝聚改革创新共识。
据了解,2017年黄浦区成为全国首批“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计划和收入监测试点区”以来,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等通过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就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赛开展,以及对技能人才认定、培训、补贴、政策等方面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推动了区内一大批区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将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视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多项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的有效经验,比如推动技能人才激励工作的三张清单:“政策清单”通过梳理鼓励企业培养发展技能人才的20条服务政策,为企业在技能人才成长激励、用人单位培养激励、人才选拔、配套保障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责任清单”确立企业在促进技能人才专项激励中的主体作用;“服务清单”针对企业和技能人才对激励工作的需求,在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高师带徒激励、技能人才创业实训平台、技能人才收入监测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工作。
在前不久刚刚举行的黄浦区职业技能竞赛中,谢民富汽车维修工作室、罗玉麟本帮菜烹饪技艺工作室等10家企业获得首席技师工作室授牌,邵万生、培罗蒙等10个首席技师项目获得区级资助。为加强契合区域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突破职业资格限制,将国家职业技能工种未涵盖的技能技艺纳入区级首席技师项目资助范围,这是黄浦区技能人才激励试点工作又一项有力措施得到了落地。目前,我区已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获上海市首席技师项目资助31家、黄浦区首席技师项目资助两批10家。下一步,黄浦区还将在高师带徒以及传统技能、非遗传承人、老字号企业技艺传承等方面落实具体的扶持举措。
黄浦区将以技能人才的挖掘培养与激励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为抓手,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在人才激励试点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励企业发掘与培养技能人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让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让优秀的技能人才在黄浦能实现“选得出”、“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强”,为黄浦落实“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个品牌战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助推黄浦新一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