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用户待完成工作”理论是近几年美国科技界关于创新的一个流行观点,意思指:对客户进行有效的区分,不是对客户进行地理位置的划分,也不是对客户进行年龄、性别等划分,而是要搞明白:当消费者做某件事,他其实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以下文章,来自于美国著名公司战略专家和研究者本.汤普森(Ben Thompson),他用该理论,重新解释了美国一些热门公司的业务形态,非常有启发,Enjoy。以下是硅发布的翻译简写。
过去一周,电动滑板车领域有两个进展。
第一是:Bird宣布把自己服务平台开放给独立的第三方。换句话说:Bird将向独立的运营商提供滑板车服务,让后者能随心所欲地用Bird品牌、进入到Bird充电器和滑板车网络,而作为交换,每单骑行Bird会向后者收取20%的费用。
对这一新闻,有一种乐观的看法是:这将允许Bird以更快速度扩张;而悲观看法是:Bird正降低拥有和管理滑板车的风险,因为这项业务的成本高得不可持续,而行业的壁垒,又矮得不可持续。
几天后,传来第二个消息。据美国付费阅读媒体Information报道:Uber正探索收购Bird或Lime的可能性。换句话说:Uber正寻求进一步向快速增长的电动滑板车服务市场扩张。
一位知情人士说:Uber可能会在年底前达成协议,不过,Bird或Lime都不太可能成交。在前一轮融资中,Bird估值是20亿美元,Lime则是11亿美元。最近几个月,两家公司都试图以高得多的估值融资。
同样有两种方式来看待这条新闻:先从悲观的说起:Bird或Lime这样的公司,正蚕食传统拼车服务,所以Uber有意收购一家领先的代步车共享公司,以便Uber至少是在自我蚕食,而不是被其它公司蚕食。而乐观的看法是:这两者的业务本该在一起。
Uber的 Job-To-Be-Done
哈佛商学院前教授、《哈佛商业评论》的主编 Theodore Levitt有一句名言:“人们不想买1/4英寸的钻头,人们想要的实际上是一个1/4英寸的洞。”
这是有关创新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框架,比如以“结果驱动创新”和“待完成工作”为核心,即——有效的客户细分,不依赖于如人口统计或位置等易测量的属性,而依赖于对消费者的更深入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消费者正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那么,在类似UBer和滑板车业务里,人们正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
尽管这两者的基础业务不同,但用户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即——把自己送到一个目的地。而这两者的方法不同,Uber是由人力驱动的汽车,滑板车是没有停车场的工具。这两者的不同,已逐渐渗透到两者的核心机制及商业模式的可防御性中,但客户却不在乎这些特性,客户想要的只是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但有趣的是:曾几何时,客户的观点曾经没那么重要。
在过去,成功依赖于控制了商品或服务的供应方,或者说,拥有商品或服务流通的分销渠道。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互联网使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接触到任何人。
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和滑板车等现实世界中的商品。分销免费,在供应充足的市场,价值来自拥有用户需求的公司。也就是说,那些有最多终端用户的公司,因为它们有优越的用户体验,我称之为——“聚合器”。
聚合器和用户体验
我曾经在最初的聚合理论中,提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
“互联网的根本颠覆,就是颠覆了这种动态。首先,互联网使数字产品分销变得免费,抵消了互联网出现前的分销商用这种优势与供应商整合。其次,互联网使交易成本为零,使分销商能大规模与终端用户/消费者进行整合。”
而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竞争的格局。
经销商不再以独家供应商的关系为基础竞争,相反,供应商可以被商品化,用户则变成了第一位。换句话说: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用户体验——最好的分销商/聚合商/做市商,通过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而获胜,这为他们赢得最多用户,从而吸引最多的供应商,而在良性循环中又提升了用户体验。
然而,是什么造就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呢?
我一直很注意区分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比如说,很多人觉得Facebook的用户界面很乱,但这只是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你的朋友或家人是否使用了这项服务,而Facebook的整体用户体验确实强大。
这种区别,突显了所有聚合商良性循环特征的重要性,即:新供应商——无论是Uber的司机、亚马逊的产品、谷歌或Facebook上的内容、Netflix上的节目、App Store上的App等——被现有用户群吸引到这个平台上,增强了用户体验,尽管与用户界面无关。
在这里,Uber和踏板车的问题,或许提供了一些观点:
Uber的“用户体验”,就是它在“把人们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方面做得有多好。沿着这些思路,考虑一下我描述的供需之间的良性循环,及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乘客越多,平台上的司机就越多(短期内价格上涨,长期内需求可靠);司机越多,Uber作为一种交通服务也就越可靠,它的需求也就会不断增长。
因此请注意:我对Uber用户体验的总结(Uber服务,在将用户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方面做得有多好)与我之前对Uber“工作”的描述(将用户送到预期目的地)之间的相似性。
简而言之,推动聚合器发展的“用户体验”,是它们在竞争领域如何出色地完成客户所需的“工作”。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您想知道聚合器类型的业务可能在价值链中的什么位置形成,请找出“(用户)的工作”是什么,以及在哪里。
聚合器和“待完成工作”
请考虑下面一些聚合器的例子:
1,谷歌:它最擅长回答问题,这是它获得最初用户群的方式,吸引了各种类型的内容供应商,来为谷歌制定他们的内容,使谷歌在完成用户“工作”上更出色。
事实上,在回答问题时,谷歌不仅在一般的查询中得到了显著的改进,而且在垂直的特定查询中,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内容供应商愿意根据谷歌的规范调整内容。
2,Facebook:它一开始,是找朋友和家人的最佳场所,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变成最消耗时间的场所。前者,创建了一个明显的良性循环,更多朋友和家人意味着更多用户,也意味着更多朋友和家人;但后者也如此:更多用户意味着更多内容的供应商渴望你的眼球,这使它成为了一个更浪费你时间的诱人地方。
3,亚马逊:它是最好的购物场所。这家公司,以拥有比任何人都多的书籍闻名,这吸引了顾客,使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产品,后来又吸引了更多商家,最终发展成今天这样的混合商店/商家平台。
4,Netflix:它是最好的看电视的地方。通过授权Starz的1.1万部电影库,它获得最初的流媒体用户群;Starz有效库大小是1(不管Starz频道上播放的是什么),Netflix有效库大小是1.1万。这吸引了用户,也让Netflix获得购买更多节目的钱,这又吸引了更多用户,并为最终制作自己节目提供了资金,而自己制作原创节目也吸引了更多用户。
5,YouTube:它是找到任何内容的最佳网站。该网站最初是唯一一个愿展示受版权保护的内容的在线视频网站。这吸引了用户,也吸引更多视频制作者,最终,也吸引了版权所有者。
所有这些“(用户需要完成的)工作”都非常简单易懂:回答问题、浪费时间、买东西、看电视、找视频。聚合器类型的业务是做这项工作做得最好的:最初,是通过一些有价值的洞见,技术(谷歌)或其他(Facebook),现在,多亏了随之而来的良性循环。用户体验是工作完成的质量。
聚合器的扩张性
回到Uber,这种说法,强烈支持着正在讨论的收购:汽车,不总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这意味着:Uber没有尽其所能地做好客户要求它做的工作。而另一方面,那些廉价的的滑板车和Uber的庞大的用户群,看起来是真正的差异化资产。
另一家值得考虑的公司则是Airbnb。这家新成立的房屋共享公司,坚持共享房屋。不过,有人想知道:客户要求Airbnb做的工作,是否就是——“找一个合租的房子”?我想:更好的答案是——“找一个地方住”。不过,要做好这项工作,就意味着:要把酒店包括在Airbnb的房源列表中。但是,该公司迄今拒绝大规模这么做。
我能理解为什么Airbnb拒绝,因为:共享房屋,是这项服务的著名之处。然而,Uber曾经被认为是“出租车”的天下,亚马逊则是“图书的天下”。
更一般地说,聚合器的良性循环特征,即在:更多的用户,吸引更多的供应商,而更多的供应商又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在完成“工作”的广度方面,可能是最重要的。
通过做更多工作,聚合器会吸引更多边缘用户,这些边缘用户,又会吸引更多边缘供应商,这就扩展了可以为哪些用户做哪些工作。具体说,亚马逊从卖东西给图书购买者开始,扩展到卖东西给CD的购买者,直到现在,它把所有东西卖给每一个人。然而,它要做的工作,只是“卖东西”。
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只有少数的大公司垄断了自己的业务领域:聚合器们,不仅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变得更好,还将自己的权力,扩展到了最广泛的工作定义中。
例如,谷歌曾一度被认为受到垂直搜索的威胁,但事实证明:垂直搜索受到了扩张性的谷歌的威胁。这里的唯一例外是:购物和亚马逊。但是坦白说:“购物”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似乎“用户待完成工作”理论不仅定义了聚合器们的机会,而且,也定义了聚合器们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