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独角兽Slack是美国市场上一个专门致力于解决创业公司内部沟通、使企业内部沟通不再依赖于电子邮件的企业级应用。对一个企业级应用来说,其实要一炮而红非常难,通常都需要靠时间一点一点地慢慢做起来。但是为什么Slack会在美国甚至全球火得这么快呢?以下文章,来自Fileboard的市场和产品发展总监Satya van Heummen,是众多分析Slack文章中比较好的一篇。以下为硅发布的翻译简写。
Slack的发展非常快,这点对一个SaaS公司不可思议,也难怪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为自己赢得这样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看市面上已经有的分析:
第一种分析,把Slack的成功归功于28亿美元的秘密武器,在设计机构Metalab的Andrew Wilkinson的帮助下,像病毒一样扩散。Metalab是一家设计机构,帮Slack创始人将他的代码转化成有趣的产品。作为一个设计师,Andrew的结论是:Slack注重设计,无论看上去、听上去或者感觉上,Slack都和其他的无聊对手不一样,所以Slack有很多的用户,使它成为“独角兽”。
但是据我所知,很多的创业公司看上去、听上去或者感觉上,都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要特别,但是最后,都以惨败告终。所以不久之后,第二种分析出台。这是由Slack的竞争对手Hipchat的设计师提出的,他认为:设计不是Slack的秘密武器,而是它的设计、产品、时机、团队、炒作和市场营销,使它成为了一个“独角兽”。这种说法把Slack的成功归结为运气,认为Slack只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之后,Slack的创始人自己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公司从一无所有,到估值上亿美元,堪称史诗般的启动策略,他的结论是:Slack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团队非常聚焦于教育市场、用户反馈、用户满意度和计量分析。
而我认为:上面的分析,统统都不够精确。显然,它们都没有错,但是都太笼统。我们团队使用Slack已经超过一年的时间,公司内部交流基本上都靠它,现在让我来告诉你Slack成为“独角兽”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
有一天,一个新成员加入我们公司,使用Slack不久后,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嗯…我想回复之前的一条评论,那个评论是Satya.Vhs在5月9号发布的,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所以,是没办法回复吗?还是他的评论,就是条长长的线?”
这让我想起,我们刚开始用Slack时的情景。就像我新同事指出的,Slack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当时真的不喜欢它。它就像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你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如果你有1个以上的频道,那么就是好几条信息流)。使用Slack很容易漏信息,这让我分神和紧张。
所以我这样回答他:“Slack的魅力在于,如果你不时刻关注,你就失去了谈话的控制权。所以,你必须每天24小时在线,这样就没事啦:-D.”
这个回答突然提醒了我,并且这就是驱动Slack成功的原因:如果你不时时刻刻关注,你就无法再参与到和你组员的讨论中,这就导致了以下几种结果:
第一,社交孤立/压力:
如果你没有时时刻刻关注,你就无法了解其他人所知道的Slack上的信息,也就无法参与到他们的对话中。在公司,你必须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这不仅仅是工作需要,对你的职位和未来的发展也很重要。跟随Slack的潮流,让你开始感受到社交压力,然后,每天24小时都在关注它。
第二,上瘾
你开始时刻关注Slack,就像上瘾了一样,这给你带来无意识的压力,因为你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我一些同事,无论是半夜、周末、休假或者老婆工作时,都在刷Slack,Slack基本上和邮件、Facebook和Whatsapp处于同一水平了。
第三,单一信息源
现在大家都因为1和2,非常关注Slack,它上面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这正是它拥有成百上千集成的原因,而且,每周都在快速地增长),Slack已经获得高额的投资。
而在你意识到已经无路可逃的时候,Slack已经成为你公司和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接着,你就意识到你需要为它付费了。
为什么Slack的商业模式如此出色?
Slack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以历史消息为基础的,免费信息搜索(以及可见极限)是10000条信息,如果你想在Slack上查看历史消息,无须付费,你能找回10000条消息。
这就意味:如果你没有付费,你就无法再看到别人的对话,你也就无法摆脱这种社交孤立。但是如果你付费了,你公司的人越多,你就会越快达到10000条信息极限。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你的公司每人每天发100条信息,而你们的团队一共是100个人,那么用Slack的第一天,你就需要付费了,这样才能避免社交孤立。
而在你发现之前,已经有一半的人错过对话,发现自己已经“与世隔绝”,为了防止公司内部的沟通和企业文化因此失败,你开始为Slack买单。
为什么Slack的替代品没能发展起来?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Slack的替代产品,没有能够发展起来呢?在Slack之前,我们知道市场上还有Yammer、Campfire、Hipchat以及Skype。这些软件我都用过,但是没有一款,像Slack这样让人上瘾。
原因是:这些软件,要么是实行嵌套评论,要么就是没有信息限制。你不用时时刻刻地查看,因为即便几年之后,你依然能够参与到对话中。这些软件产生不了社交孤立效应、上瘾效应,也没必要时时查看。
如果我是Slack的竞争对手,我会立即在我的免费计划中实行这样的信息限制。
Twitter为什么会失败?
然后,我开始思考:在商业模式方面,Slack就像Twitter,但是为什么Twitter还是失败了呢?Twitter也是这样的连续信息流,如果你不经常查看,会错过大量的信息。
但是我很快意识到:Twitter没有给人带来这种社交压力,因为它是一个关注“个人”的东西,而Slack则关注团队。你错过Twitter上的信息无关紧要,但是如果你错过了Slack上的信息,你错过的,就是工作上的很多信息。
这也是Facebook成为一个上亿美元公司的原因:你不经常关注你朋友的信息,你还算什么朋友呢,对吧?迫于社交压力,你会时刻刷Facebook。而Snapchat 也一样,你需要时时刻刻地刷,不然,就错过。
创业公司该如何复制Slack的成功?
对这一点,Andrew Wilkonso、Matt Hobb以及Slack的创始人Steward Butterfield总结得很到位:如果你想要复制,你就需要一个设计优秀的产品、经验丰富的团队、完美的时机,以及出色的执行力。
但是说实话,很多的创业公司在这些方面都很出色,但却没有获得像Slack这样的影响力。所以,当你创建、营销、出售一件和Slack类似的产品时,你还需要考虑心理学。
如果用户因为社交压力,而在情感上和你的产品产生联系,你就成功了。这种压力,会使他们对你的产品进行高额投资(Slack通常需要人们在里面投入了2000条信息后,他们开始上瘾),这就是Slack、Facebook以及Snapchat这种社交平台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当然,也是Twitter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