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18无人系统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临港成功举办。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领袖400余人出席此次论坛。

无人系统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作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平行论坛,重点突出科技前沿与战略、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应用与发展的三大特点,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产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对推动无人系统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临港正在建设国际智造城,也在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重要集聚区,吸引了科大讯飞、寒武纪、地平线机器人、深思考、商汤科技等一批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集聚。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基础,临港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无人系统示范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今年5月8日,临港管委会发布《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规划》,明确将临港地区打造成为国内首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地区,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最为全面的配套发展环境。
临港管委会介绍了刚刚发布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情况。随着通信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无人驾驶为目标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快车道。临港作为上海产业发展的高地,已经聚集了上汽荣威、上汽大通等汽车厂商,以及科大讯飞、商汤、地平线、主线科技、图森未来等人工智能企业。上述企业多次提出希望临港地区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并提供开放道路测试,以进一步推动其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提升。

目前,临港地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思路已经明确:(1)面向以商用车为主的测试验证,兼顾乘用车测试需求;(2)应用场景涉及旅游商办、海陆铁联运(码头、集装箱铁路中转站)、生产物流等;(3)道路类型涵盖环路、与环路交叉的放射型道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货运快速路等多种类型。
经过前期调研、踏勘及评估,梳理了五条条件较为成熟的路段作为第一阶段开放道路,总长度约为26.1公里,分别是环湖一路、环湖二路、海港大道、海基六路和海洋七路,已获得市相关委办批复并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上述道路凭证,标识标线等基本完备规范,路况较好,基础条件基本具备,正在加紧联络建设、交警、道路管养等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在核心路段节点布设视频监控、规范沿线标识标牌、设计无人驾驶道路标识等相关工作。按照“数据先行”的思路,临港管委会已委托信通院、上海市机动车检测中心等搭建数据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数据采集、接入、分析等提前布局。
中国电子学会与临港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临港管委会与地平线(上海)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论坛以“共融、共创、共赢”为主题,各参会嘉宾围绕无人系统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探讨。大家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同呈送了一场精彩的思维盛宴。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致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致词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主持第一阶段论坛

▲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做“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主题报告

▲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工厂规划与生产管理部部长Michael Lickefett以工业4.0与智能制造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以特斯拉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例,探讨了无人系统和智能制造在特斯拉的应用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吴仁杰分享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熄灯工厂实践案例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无人系统》期刊主编Ben M. Chen做“迈向无人系统智能化”主题报告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褚健介绍了“基于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智能工厂架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天智公司副总经理侯宝存、海尔数字科技商务副总裁吴炯、美的库卡机器视觉AI研发总监胡正、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波等嘉宾,就智能制造与应用展开探讨。菜鸟ET物流实验室主任张春晖、美团网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威力登亚太区执行总经理翁炜、科微智能副总裁王晓枫等嘉宾,就无人系统与实践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