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我不是药神》刷屏背后
抗癌救命药价格贵
病人等药救命的问题引发各方关注

李克强总理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总理说,“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
“现在谁家里一旦有个癌症病人,全家都会倾其所有,甚至整个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总理说,“要尽最大力量,救治患者并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国产“救命药”的研制迫在眉睫
当下,中国癌症治疗药物研发、
临床试验数量直线上升
解放君了解到的好消息是——
一批具有“上海基因”的抗癌新药的研发取得喜人进展,先后被国家食药监总局纳入“优先”,有望年内上市。
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呋喹替尼”目前已进入国家食药监局“优先审评通道”。这是首个独立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医生研究、中国企业研发的真正国产原创新药。负责此次关键性临床研究的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和解放军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28家临床药物研究机构参与完成。

中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37.6万例,且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时已至中晚期。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得知,呋喹替尼显示出对结直肠癌作用强、毒性低、耐受性好的优势。李进介绍,试验所得结果是目前国际上此领域所能达到的最大延长期数据。目前,和记黄埔医药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
“新药研发是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10至15年)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人力、财力和设备的投入。”李进说,“作为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呋喹替尼从立项到目前的上市冲刺阶段,整个研究团队走过12年,期待呋喹替尼的后期上市能带动抗癌新药的创制体系建立,加速国内医药企业从抗癌药物的仿制向创制转变。”
原创抗癌新药研发、入市走上快车道
除此之外,近期
上海试点探索国外抗肿瘤新药
免临床试验进口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食药监局形成了在指定医疗机构定点先行使用国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的试点工作方案和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在调研中,市食药监局还发现了方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此类药品未在国内上市,该如何定价?药品在购进、运输、储存等环节由谁具体负责?该由谁来提出进口药品申请?
经多部门反复研究探讨,明确了由医疗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市食药监局联合市卫计委,综合医院能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临床使用经验等因素,指定具备肿瘤专科特长的综合性医院和学科排名位于全国前列的科室作为指定试点单位。
市卫计委会同市食药监局拟定具体品种目录,在指定医疗机构,探索性地使用已被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的药品监管机构批准上市,但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国外抗肿瘤新药,用于在现有诊疗规范下无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的晚期肿瘤患者。
具体流程如下:

接下来,还将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着力解决晚期肿瘤患者的用药问题。
希望有更多惠及癌症患者的好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