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著名孵化器 YC 前几日宣布:将在 5 月 19 日清华大学,举办 YC “创业学校-北京”活动。这被美国媒体视为是:YC 在中国的第一次官方活动,也是 YC 孵化器首次正式进入中国。

YC 是硅谷最成功的创业孵化器之一
YC 此行目的有两个:“我们将在北京举办创业学校,以与中国当地企业家见面,并开始就 YC 能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对话”;第二,找到中国创业公司加入 YC 在硅谷的核心组合计划。
换句话说:短期内 YC 孵化器对中国市场的规划是——带优秀的中国创业公司去硅谷,成为 YC 学员;开始在中国落地“创业学校”影响力,把 YC 品牌拓展至中国。

硅谷教父 Paul Graham 创办了 YC 孵化器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4 年 YC 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把孵化器交给比他小了整整 20 岁的萨姆·阿尔特曼,YC 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简单讲:如果说 2014 年前的 YC 还略显书呆子气,那么由阿尔特曼领导的 YC 则更具野心和进攻性,表现之一,就在对 YC 影响力的大幅规模化上。
实际上,早在阿尔特曼 2016 年的工作目标里就有——“把 YC 开到中国去”——这一条。

自 Sam Altman 接任总裁,YC 孵化器野心增长了十倍
不过这一切没有实现,外人仅看到:
2016 年,YC 鼓励中国公司申请 YC,尤其重视身在美国、但考虑回国创业的华人企业家;
近年来,YC 合伙人 Eric Migicovsky 一直与中国企业家和投资者保持密切联系;
YC 兼职合伙人 Adora Cheung 驻扎北京,任 YC “星探”,开放办公室时间,直接面见中国创业者。
但以上这些接触,都称不上是“正式”,因为任何中国公司想真正进入 YC,都必须与美国创业公司一起,申请一年两期的创业学校。
这个申请有多难?作为“创业者的哈佛”,YC 每年会从几千封申请中,淘汰掉九成,然后筛选出 500 来家企业集中面试;最后,只有 40-50 创业公司能进入训练营。中国第一家申请成功的创业公司 Strikingly 曾分享过他们经验:
“YC 著名的 10 分钟面试,其实就是个小型路演,产品构建和创新性都要足够抓人,回答必须精简凝练——每个答案在 15 秒之内,同时创始人之间的团队合作必须无懈可击。”
而近年,YC 在努力推动美国地区之外的创业公司发展,足迹遍布印度、东南亚与非洲,但中国公司比例仍然偏低。
根据 YC 自己的数据:
从 YC 毕业的近 1400 家公司里,中国公司不到 10 家,包括 branch8(香港)、渡鸦科技(Project Flow)、TeamNote 及 Grub Market 等。

YC 合伙人 Eric Migicovsky,他也是 Pebble 创始人
“中国人才济济,近年新晋独角兽涌现,却难进入 YC 视野,这对双方都是遗憾。”YC 合伙人 Eric Migicovsky 称,其甚至意识到:YC 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有点晚。
“在北京举办活动,及与遇到的中国创业者交流,将帮助我们了解规划未来战略需要的信息,”Migicovsky 称:”当然,我们希望能找到中国创业公司加入我们在硅谷的核心计划。”
据媒体披露:YC 现任总裁萨姆·阿尔特曼也将出现在 YC 清华大学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