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浦东企业有何机遇
发布时间:2018-03-22 报送来源: 浦东新区科经委 科Way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作为上海的改革开放高地,浦东科经委时刻不忘自贸试验区承载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主战场的历史责任感,走到浦东的产业发展的最前沿、科技创新的第一线,以大调研的方式来认真聆听产业界与科技界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浦东科经委将总结梳理、深度挖掘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与矛盾,进而从顶层设计开始,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整套攻坚克难的系统解决方案,由此为浦东经济与科技的新一轮发展绘制全新蓝图、给浦东进一步改革开放注入全新动力。
    新区科经委聚焦优势和新兴产业集群,进行了系统深入调研分析,以期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领先、新兴产业快速壮大、优质企业茁壮成长的“上海制造”发展态势,打响“创新引领新高地”名片。本公众微信号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汽车制造业细分领域系列调研报告。
    2017年,浦东汽车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新区汽车制造和配套工业总产值2198.75亿元,同比上涨29.6%,增长率高于其他产业,是新区增幅最快、增长最稳定的产业。浦东在整车制造、汽车电子零部件、动力总成、底盘技术、高端电控、车身电子、新能源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产业链之间配合紧密、发展均衡。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为浦东汽车制造产业最主要的两大产业,占汽车制造全产业链的比重维持在99.7%左右,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的产值比重由0.89提高到1.05。
    浦东应该趁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好趋势,把握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转型的大好时机,进行全面的产业布局和规划,使得具有高后向关联度的浦东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引领者。
    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中,机电耦合系统是核心部件。简单来说,该系统是把传统内燃机与新型电动机两种驱动力混合起来,再根据不同工况分配动力。没有机电耦合系统,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就处于瘫痪状态。
    在机电耦合系统这一汽车产业的细分又核心的领域,技术壁垒森严。上海在机电耦合系统领域处于国内技术领先地位,上汽EDU电驱变速箱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丰田THS、通用VOLTEC比肩,成为全球最先进三大混动技术之一,并应用于荣威所有新能源车型上。
    其中,浦东新区机电耦合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企业群有着怎样的机遇?该如何及时作为?


1、有研发优势但无市场份额
    目前,浦东新区涉及研发和生产机电耦合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企业主要有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华域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基本都在研发机电耦合系统的集成产品,其中联合汽车电子研发的机电耦合系统集成,也是一款真正意义上合三为一的集成产品。
    然而技术上的优势并没有在市场上完全发挥出来。上述企业2017年度销售额为379亿元,但大部分销售都来自传统燃油车。与嘉定相比,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数量都差距不小。
    此外,机电耦合系统正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即从各零部件到模块集成的转变。随着代表国际前沿的丰田、通用公司的系统在国内陆续上市,浦东机电耦合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企业群将面临巨大挑战。
    值得期待的是,按照近几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每年20%增长速度来计算,浦东机电耦合系统预计在2019年-2020年会有一个大爆发,产值将达到20-25亿左右,并有持续增长的机会。


2、集中力量突破核心产品技术
    调研组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新领域,中国几乎与世界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浦东新区必须把握有利时机抢占这一市场,做好布局,重点研发机电耦合等核心技术。
    一是要留住现有企业高端、核心的产品研发,以及现有核心产品的生产。未来可继续吸引更多核心技术研发企业总部来浦东,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组建研发联盟,扶持核心产品研发。建立由几家核心企业组成的研发联盟,集中力量搞研发,避免重复研发和恶性竞争,同时由新区进行统筹安排,出台相应政策,作为重大项目立项予以资金支持,抢占技术制高点。
    目前新能源汽车机电耦合系统的发展正向单元化、集成化过渡,中国几乎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浦东新区应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做好布局和规划,集中力量留住和吸引区域研发总部,突破关键技术,建立产业联盟,在未来的5年内实现技术和产业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