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人自己的Siri 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AI)的科技范儿又一次“高光”亮相,大出风头:全球首次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以中英文字幕形式直播、为上海与安徽代表团提供全程实时转写,科大讯飞的听见智能会议系统着实让不少人感受到了AI带来的便捷。
你知道吗,中国有多项AI技术已经获得了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这家中国AI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次次让国人感受到科技领先的自豪感,但是,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它和上海其实颇有渊源。
中国人自己的Siri
这已经不是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第一次在如此举世瞩目的重要场合“圈粉”了。去年讯飞听见就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供全程中文直播字幕,得到李克强总理的点赞。除了中文语音的转写,汉、英、法、德、西等多语种和中国各地方言的翻译也不在话下。上海两会,也早在会务工作中使用了讯飞产品。据悉,讯飞语音目前已实现业内独家单机版实时语音转文字准确率超过95%。
另一件最近很“圈粉”的事儿,是我国首部全部采用AI配音的纪录片《创新中国》。在这部聚焦中国在信息、能源、制造业、生命科学、太空、海洋等领域的创新成长的纪录片里,观众听到的是已故配音大师、曾为《再说长江》《美丽中国》等片担任旁白的播音员李易,那样熟悉而又陌生的画外音,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是幕后功臣。
“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智能语音技术,科大讯飞已推出从大型电信级应用到小型嵌入式应用,从电信、金融等行业到企业和消费者用户、从手机到车载、从家电到玩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产品。科大讯飞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份额。”科大讯飞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程甦告诉记者,各类智能语音交互的应用已深入手机、汽车、家电、玩具等各个领域。
中文听说写最棒的AI,当然应该在中国!但这还不够!要知道,在最近多年来的国际语音合成评测中,科大讯飞的各项关键指标年年蝉联冠军。2015年,在中英机器翻译评测大赛中,科大讯飞获得人工评价翻译结果可用性比例最高的优异成绩。2016年,国际语音识别大赛科大讯飞取得全部指标第一。“有一年比的不是英语而是印地语,我们仍是第一。”
语音识别、合成、评测……这些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很多研发很早就有“上海烙印”。比如,多语种技术开发和芯片团队的大本营就都在上海,相当部分的大数据产品的研发也在上海。程甦表示,讯飞的研发工作,借助了不少上海的人才优势。在岳阳路的中科院上海分院大院里,在临港高科技园区里,都有讯飞的研发团队。从张江实验室到上海“脑-智工程”,也都能看见讯飞参与上海AI发展布局的影子。
去年十月,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合作。“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翻译在旅游、日常交流等容错性较高的场景中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未来在算法进步和海量翻译语料积累的推动下,将会在更多领域拓展其价值。”程甦说,“机器翻译技术距离‘信、达、雅’还有一定距离,现阶段应积极探索人机耦合的翻译模式。”

图说:翻译机晓译 来源/科大讯飞供图(下同)
智慧城市都有AI
计算机能听会说不稀奇,学会思考才厉害。为此,科大讯飞启动了针对高级人工智能的前瞻重大攻关项目——讯飞超脑计划,让AI在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改变着社会的各行各业。
某道数学题的错误可能是相关知识体系构建得不完善,你知道自己还要在哪方面加强吗?AI可以精准判断人类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降低学生的课外无效重复训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基于图文识别的自动判卷不仅能结合给分要点阅卷评分,还能给出错误与优点的详解。
医生可以通过语音写病历,写读片报告。能听会说的医学机器人还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就医体验。借助海量数据分析,医疗诊断将更加准确,患者能体验到定制化的诊疗方案。2016年底,科大讯飞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共建“智慧医疗联合研究中心”,就远程医疗、智能语音技术在住院、门诊病案的应用,智能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在医学影像辅助判断中的应用和机器人导诊系统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自动语音识别的笔录系统和检务语音输入法,可以带来“法院超脑”,助力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包括上海高院在内,讯飞智慧法院庭审系统已在全国超过100家法院应用。更特别的是,代号“206”的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历经154天的研发后,正式亮相。这是一套“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主要由上海刑事案件大数据资源库、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应用软件、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网络平台三部分组成,去年在6家法院、6家检察院和13家公安机关的试点单位上线。不到两个月,便录入证据19316份,提供证据指引2622次,发现证据瑕疵点48个,提供知识索引查询348次。案例、卷宗、证据、裁判文书、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条文、办案业务文件库各类规范性文件……数千万数据+AI,还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不妨拭目以待。
还有自动驾驶、智能客服……“总而言之,那些费力劳神的固定流程性事务工作都可以交给AI去办,我们可以从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爱更富有创造性的事儿。”程甦如是展望。

图说:智能服务机器人晓曼
“造”开放平台 聚更多才“智”
“智造”是临港产业发展的新标签,而科大讯飞也在2015年入驻这块创新宝地。智慧教育、智慧汽车、智慧医疗、智慧法院等先后在上海落地,科大讯飞也继续借助上海的人才优势,开展产品研发。“之后在上海的一项重要研发任务是将语音识别技术做进芯片。”程甦说,“芯片的电路板是标准的,就可以把它插入家电,使家电也具备语音交互能力。”
全球第一个面向移动互联网提供智能语音交互能力的开放平台就在科大讯飞。截至目前,讯飞开放平台日交互次数已超过45亿。“全国一共有三个节点,上海临港就是其中之一。近700台服务器承载了全国语音交互业务的40%。”
“这个开放平台就像是一个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孵化器,我们也通过它开展‘双创’工作,免费提供给开发团队各显神通。”程甦说,“我们也会投资其中发展较好的项目,并争取把人才团队吸引到上海来。”
据悉,科大讯飞还将牵头在临港规划打造申城首个AI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