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G实现商用,物联网,快来了!
发布时间:2017-12-21 报送来源:科way

2016年之前,听说过物联网的人不多。但到了2016-2017年,物联网的概念被反复提起,并且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拐点时期。

12月19日,由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全球物联网峰会”召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上海物联网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起草的《2017物联网产业发展白皮书》同期发布。未来三年,物联网的整体技术体系会逐渐完备,并形成规模化应用,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预计2020年实现5G网络商用,全球联网设备将超过260亿个。

5G,未来物联网的基础

2017年,实现了NB-IoT网络规模化的部署和商用,同时加快了5G的技术验证和外场测试,计划2019年进行预商用布展。其中,NB-IoT网络被视为5G的前奏和基础。

中国信通院业务资源与物联网研究部主任罗松认为,展望2018年,物联网将从小范围的局部性应用向较大范围的规模性应用转变,从垂直应用和闭环应用向跨界融合、水平化和开放性转变,从单一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向多行业的网络化、智能化不断转变。

罗松观察发现,消费升级和新技术将成为未来物联网升级的重大驱动力。消费升级领域包括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慧零售等保持快速增长,而新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将不断助力物联网发展。从物联网整体的发展能力来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在市场和创新的驱动下,物联网的技术能力在不断地提升。

在Zigbee全球联盟主席兼CEO Tobin Richardson看来,目前物联网的生态系统正遭遇闭环,Homekit、亚马逊、谷歌的设备无法一起操作,产品封闭在自己的商业圈中。NB-IoT的真正价值,在于把这些不同生态系统的产品结合在一起。“是时候迎接统一标准了,标准化是我们商业模式的基础。”Tobin Richardson说,“作为物联网产业最重要的通讯方式,5G正向我们走来。”

5G通讯技术延续当前的通讯技术,仍旧以人为核心,但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马益民认为,更大的改变将是物与物的联系沟通,5G的本质是更快、更新的通讯技术,提升速率、容量与低时延,让更多应用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自动驾驶领域,他认为, 自驾车整合激光雷达、前车摄像头以及wifi、4G、5G信号相结合,使得自驾车速率、时延和可靠性得到提升,而物联网和5G将会促使自动驾驶发挥巨大作用。“从本质上讲,5G不光是一种技术,它更是现有的无限通讯技术的融合。”

同样物联网+教育领域,5G能提供VR教育,使身临其境的教育成为可能。让学生们通过VR现场模拟,能更便捷、更迅速、更直观地了解较复杂的理论或方法。物联网跟5G的结合,也使得很多公共服务或者专业化服务变得更广泛。

▲阿里云CTO柯镇恶:《万亿苏醒:智联网掀起一场认知革命》

各大巨头争相布局

《白皮书》显示,物联网整体行业的发展思路趋于一致,核心是基于平台打造物联网的生态。全球物联网平台从去年360家增长到今年的450家,还在保持快速增长。

各大企业也在争相布局物联网。

今年5月,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建成全国完整NB-IoT网用800兆的频段覆盖;6月,中国电信推出全国第一个NB-IoT套餐;6月底在上海发布中国电信的物联网开放平台,让各物联网厂家都能接入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除了网络基础建设,中国电信也在尝试物联网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上海是座超大城市,数以万计的社区遍布城市,透过大数据对社区管理形成巨大价值,提供社区管理的方案,通过三维建模让现实还原现实,让平台超乎现实,平台上汇聚许多管理应用,让每个社区进行更好的城市治理。目前已经在虹口区凉城街道和松江泰晤士小镇实现试点。

华为在5G的投入耗资惊人,光是2017年投入5G研发就高达40亿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预计明年6月份核心网冻结,到2019年底物联网连接正式冻结,标准的进展超出华为原先的预期。华为5G产品副总裁陈以昉透露,华为预计标准冻结之后便可大规模投5G芯片,预计2018年6月份之后可以提交真正的5G商用产品。“整个5G不仅是关乎设备厂商和运营商还包括手机终端与芯片,通过端到端产业链,实现5G迅速部署。”

和电信、华为布局通讯技术和网络的思路不一样,阿里云的着重点是计算。简单来说,就是讲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结合,数字化物理世界。通过数字化物理世界,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的生产过程。

“物联网跟AI的结合是我们未来15年乃至20年之间的一场产业认知革命。”阿里云CTO柯镇恶表示,数字化整个物理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真正的认知革命已经开始,比如智能家居等,不必等到5G时代。

(新闻、图片来源:科way  作者:刘禹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