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工智能助力浦东科技创新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研讨会暨2017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年度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据了解,目前上海已经有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步考虑:力争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
助力浦东科技创新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邬贺铨,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胡小明,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杜链,以及来自东华大学、上海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上海健康医学院等机构院所相关负责人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浦东新区科经委党组书记孔庆祥说,科技创新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浦东面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的要求。
1一方面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的科技创新在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持续不断的新内涵和新动力。
2 另一方面,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今年浦东新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浦东的智慧城市建设正是顺应这两大战略发展的要求,不仅服务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更是要推动科技创新,要形成产用联动的发展的态势。
全面实施“AI@SH”行动
“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特征、内涵和支撑。人工智能就是重要的支撑。”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到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将推动100个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若干关键领域占据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制高点,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预计增至1000亿元以上。而到了2030年,上海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Q、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上海将实施“AI@SH”行动,形成聚焦应用驱动、科技创新、科技引领、新兴产业、融合生态和人才高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具体而言,要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加快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到2020年,上海将形成与智慧城市建设和超大型城市运行相适应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格局。
在经济发展领域
上海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远程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智能制造能级和水平等。
在城市管理领域
上海重点完善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机制,提高城市安防、环境、基础设施等管理能力;聚焦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航运服务效率。
在政务及公共服务领域
上海重点建设以人工智能为辅助的公共服务支持平台,提升政府决策与服务质量;聚焦利用认知计算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和养老照护服务水平。
在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的同时,上海市还将加强人工智能科研前瞻布局,深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进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三方面任务。
孔庆祥表示,此次研讨会顺应人工智能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思路,推动浦东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更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金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