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响自贸,链动全球”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大型对接交流活动开幕仪式昨日举行。
本届创业汇活动吸引了来自欧洲、亚太、北美等12个国家及地区近500个创业项目申报,其中精选出60个优秀参会项目。
2015年8月揭牌,2016年投入实体化运营,在市科协、浦东新区等协同推进下,离岸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的特点。
两年来,离岸基地已举办对接交流活动30多次,去年首届创业汇活动吸引了300多个海外人才项目申报,签约入驻或注册海外项目75个,引进海内外合作伙伴44个。离岸基地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优势功能逐渐凸显。

创业舞台,从本土走向全球
走在大赛现场,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欧美创业者谈笑风生。和第一届创业汇活动相比,国际化是本届活动的一大亮点。据介绍,一改以往华人主导的氛围,本届大赛有2/3团队是外籍人士。
“这特别有意义!”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强调,这意味着浦东吸引全球资源的着力点在改变。过去,浦东追求的是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集聚,现在,浦东着眼未来,看重的是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团队和项目,是未来的500强!
在质量上,经过1年的筹备,主办单位和400多个团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创业得先就业,成功概率才能有所提高。”据介绍,参赛者大多有世界500强等企业的工作经验,平均工作年限10年,平均年龄41岁,学历大都是博士以上。不仅技术上领先,在商业模式上也相对成熟。“学历、精力、阅历,三者兼备才能支撑海外人才浦东再创业。”

据了解,本届大赛为参赛者配备了11位创业导师,在商业环节予以指导,并为其对接本土行业资源。
不久前,浦东成立了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并推出了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九条措施,包括开设自贸区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放宽外国留学生兼职创业、放宽外国留学生直接就业等。浦东吸引海外人才,不仅要在出入境、生活上提供便利,更要让海外人才感受到境内外无差别的创业环境。
国际人才吸引力,上海排名十五
开幕式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海外人才研究”团队与上海浦东科创促进中心联合发布发布了《国际人才吸引力指数报告2017》。
指数报告从主权国家和区域创新中心两个层面进行指标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具体而言,共计选取了45个在国际人才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权国家作为评价对象,选取了73个在全球或者特定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区域创新中心作为评价对象。
主权国家层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日本、瑞士、英国等国家位居前10名,中国排名第8。这也是中国在相关排名中第一次进入前10名,充分反映了我国吸引国际人才的能力、实力与潜力。
区域创新中心层面,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瑞士、新加坡、瑞典斯德哥尔摩、奥地利维也纳等地区占据前10名。上海(张江)在全球排名第15位,在中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居于全国第二位。在全球最主要的5个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名中,这是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20名,也是上海第一次超过台湾(新竹)和香港。

对这一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伟表示,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显著放缓、技术移民政策普遍趋于保守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争夺国际人才流动领域的话语权,主动参与国际人才流动规则的制定,努力增强对国际人才的流向引导与流量调控,重塑以中国为重心的国际人才市场体系。
上海在创新实力、人才结构方面的优势明显,已然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然而目前的人才政策还不够完善,在不干预市场的前提下,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配置资源,给人才最好的服务,释放人才的活力,是目前政府人才工作的一大困惑。这就需要准确判断上海在全球人才流动与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定位,通过立足全球、对标国际,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及工作的重点。
指数的发布,清晰表明浦东在创新活力方面还有所欠缺。今后,浦东将重点在激活创新潜能、优化体制机制下功夫。
推倒浦东的创新围墙
浦东集聚了200多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然而,对于浦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打破浦东众多小微企业和全球研发中心的墙,让500强企业全球产业链和本土经济发展相融合,是浦东目前一项重点工作。
从内侧用力,浦东正在变本土单一的创业模式为全球模式。改革要以开放为前提,浦东搞创新创业,不能局限在围墙里,本土的企业必须链接全球资源,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潮相融合。创业汇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给本土小微企业和全球优秀项目和资源提供一个交流对接的舞台。
从外侧用力,浦东正在推动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在浦东的开放式创新。浦东集聚的200多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研发中心虽然在浦东,但依然处在其全球产业链的闭环之中,未能给浦东经济发展带来实质的帮助。浦东要做的,是在这个闭环上打开一个缺口,让浦东的制造、研发类小微企业融入其中。

浦东在很多方面还比较薄弱。在技术上,能和全球500强相提并论的大型科技企业几乎没有。在投资上,面对真正的高科技,怎么投、投多少、何时退出,其实并不擅长。科技发展的方向、理念,技术、资金,我们向500强需要借鉴的经验和寻求的帮助还有很多。如今,在纳贤路800号,为发挥总部经济溢出效应,博世、陶氏、IBM、亿贝、霍尼韦尔、Plug&Play、微软、英特尔等跨国公司纷纷集聚,探索建立了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围墙正在被打破。
(新闻来源:科Way、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