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2017上海企业100强榜单正式出炉啦!
这份“百强榜”是以2016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数据显示,上海百强企业2016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企业经营规模继续保持扩张态势,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也由去年的38.8亿元提高到45.5亿元。

上汽交行宝武位列前三
上海百强2016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7260亿元,增长3306亿元,增长率为6.13%,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72.6亿元。其中,有17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有52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1000亿元之间,有31家企业营业收入在45.5-100元亿之间。
营业收入最高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到7564亿元,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3512亿元和3096亿元位列二、三位。
同时,排在今年上海百强企业榜单的前八名跻身世界500强,除了上汽集团、交通银行、宝武集团外,分别是中国太保、浦发银行、华信国际、绿地控股和中国远洋海运。
数据显示,上海百强的净利润合计为3736亿元,增长158亿元,增长率4.43%,平均每家企业37.36亿元。96家企业盈利,4家亏损,其中有7家企业净利润在100至676亿元之间,有32家净利润在10至100亿元之间,有57家企业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下。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汽集团分别以677亿元、537亿元、440亿元分列前三甲。
资产总额也出现明显的扩张趋势。上海百强的资产总额达到266162亿元,增长36528亿元,增长率高达15.91%。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分别以84032亿元、58573亿元、17554亿元位列前三甲。从纳税指标看,上海百强纳税总额合计为4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2亿元,增长8%,上汽集团、上海烟草、交通银行分别以912亿元、885亿元、332亿元排在前三名。
统计数据显示,前10家企业除所有者权益、就业人数外集中了上海百强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纳税总额。其中,上汽集团、交通银行、宝武集团、中国太保、浦发银行这五家居前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净资产、纳税总额和就业人数等几个方面继续在上海百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对排在榜单前20的企业数据统计发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利税总额、就业人数的占比分别为70.90%、69.36%、75.60%、62.97%、80.38%、58.16%,占比分别增长-0.16、2.41、-0.38、-1.25、1.11、-5.47个百分点。记者发现,这一现象已经延续了三年,显示特大型企业群体的经营规模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后,增速相对于其他企业正在趋缓(个别企业除外)。
百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超33亿元
近年来,上海百强企业业绩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拉动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利税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增长。而从今年榜单反映的数据看,在去产能、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振兴实体经济背景下,上海百强企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主要拉动力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服务业拉动力减弱,制造业拉动力有所增强。
增长率方面,从资产增长率指标看,服务业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增长率高于制造业,对百强企业拉动力较强,依然具有吸引资金能力强的特点。
不过,从营业收入指标看,服务业增长率仅比制造业高1.2个百分点,拉动力减弱。经济效益指标上,制造业净利润增长率26.23%,利税总额增长率9.64%,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服务业净利润增长率-2.97%,利税总额增长率3.16%,均低于平均增长率数值。
劳动效率提高趋势依然延续
通过分析榜单可以发现,还有一个值得欣喜的数据:上海百强企业产出指标和资产指标较高增长的同时,从业人数指标的增长明显落后甚至是负增长。这说明企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研发的支撑。据上海企业100强中68家企业提供的研发数据,共投入研发资金439亿元,同比增长9.89%。其中,上汽集团、上海建工、中建八局、中芯国际、上海华谊等企业不仅研发投入金额较大,增长率也达到12%以上。上述数据表明,随着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资金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显示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战略的推动下,大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2017上海百强企业榜来啦,
你所在的公司上榜了么?
2017上海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