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正式印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了实现2020年孵化器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先锋”,《规划》制定出了4大具体发展目标和9大重点任务,以及6大保障措施。
浦东科技企业孵化器覆盖范围广泛
从2016年浦东各科技企业孵化器归并的产业类型看,其范围涉及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器械等十几个行业。其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孵化企业数量和累计毕业企业数最高。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和生物医药两个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实力和企业规模。
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则是缘于起步快、传播广、见效快的行业属性,成为后起之秀。

创业孵化持续改进中
《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国各类创业孵化成果惊人。《规划》指出,我国创新创业进入新一轮高潮,创业的形态和特征也不断演化。围绕创新创业活动新特点,创业孵化服务将更加重视营造主体协同、要素聚合、机制健全、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特定创新创业领域更关注重度垂直细分和专业化服务;资源快速集聚和创业辅导能力对企业成败日益重要;技术支撑和创业投资的作用将更为凸显;创新创业资源将面向全球进行跨区域配置。
同时,我国孵化器行业也将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创新创业空前活跃导致创业服务的巨量需求;孵化质量提升要求驱动孵化器全面发展;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量出现;创业社区、集团发展、连锁经营等新组织模式出现,逐渐实现了孵化器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创业孵化正由“器”之形转向“业”之态。
孵化器行业能级提升之9大目标

对于如何提升我国孵化器行业能级,《规划》提出了包括实现多元发展、融合投资孵化、提升服务质量、整合孵化资源、增强区域合作、注重国际化、深化机制创新、引领创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的9大重点任务。其中,整合孵化资源、增强区域合作、注重国际化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孵化器与外界合作提出了要求。孵化器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容。《规划》提出,推动国有企事业孵化器转制,推动孵化器探索政府采购、市场化服务及创业投资相结合的多维运营模式。多元化、投融资、服务质量3项任务是直接面对孵化器自身提出的要求。专业孵化器的及时出现,能够有效贴合不断细分的产业领域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
“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师”制度和职业化管理服务,以及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是孵化器提升自身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规划》明确孵化器除了基础服务外,要以创业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浦东新区虽然资源较多,但布局较为分散。有了孵化联盟,刚好可以将区内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模式。相信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更有利于浦东新区未来的发展。
(来源:你好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