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与青年创客迎风奔跑 创新创业成为青年工作的新风口
发布时间:2017-07-02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伴随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不断深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引擎驱动下,创新创业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点和当下青年工作的新风口。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在群团改革中,也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组织架构——“X”项目组,而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组,正是这一组织构架中的一员。

群团改革下诞生的新机构

团市委领导说,“X”项目组是上海共青团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它的设立,旨在解决三个问题:如何更好地统筹共青团的工作力量,如何更好地整合社会各方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从而集中力量形成“拳头”产品,更好服务青年需求和城市发展。

这是一个呼唤创业英雄的时代,而这些英雄就是共青团要主动去发现、联系、凝聚的青年人才。所以,项目组提出的年度工作计划,首要一条就是坚持“青年为本”,回归到共青团工作“育人”的根本上来,这和其他职能部门培植企业、扶持项目,配置资源等做法有所不同。

从品牌角度来说,统一使用“梦创上海”的品牌和“创新创业,我们在行动”的主题,有效提升了工作项目的辨识度,让这一年度重点工作形象更为鲜明。

70%的时间都“泡”在青年中

深夜11点,仍在忙着回复创业青年的微信——这是团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朱豪君所回忆的,去年在担任青年创业英才选拔培训班班主任期间的典型场景。自去年3月团市委群团改革后,他就脱产加入了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组。和他一起脱产加入项目组的,还有宣传与网络工作部的另一名机关干部——戴兵。

“这份工作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朱豪君说,以往工作中也曾和青年创业者接触过,但不像现在这样具体、细致。当时,朱豪君和戴兵每周都有70%的时间都在跑基层。正因为现在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很高,用他们的话来说,整个人的状态就是“泡”在青年中,和很多青年创客交上了朋友。

去年10月,在青年创业英才选拔培训班的结业仪式上,很多学员都说,以前不知道共青团是干嘛的,现在切身体会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帮助,让我们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在这些百里挑一的年度青年创业英才中,很有可能会诞生未来的商界领袖。而他们从此和共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党和政府也有了更多感知和认同。

凭借着对青年创客的熟悉了解,项目组能够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并选择更加精准的合作机构和投放渠道。比如,单纯的活动启动仪式很难吸引人来参加,他们就策划开展“梦创大讲堂”配套活动,邀请创业企业和风投机构的大咖来做演讲。这样的活动一经推出,社会反响意想不到地好。第一期200个名额通过“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投放出来,后台迅速有500多人报名。第二期与“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相结合,更是吸引了1600多人报名参加。全年12场梦创大讲堂,场场爆满。

创新创业基因让每个人充满活力

走进东湖路17号508房间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组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一家创业型企业。

墙上挂着的白板上,写满了俏皮的卡通字;彩虹、向日葵这些充满朝气和正能量的图片随处可见……这颠覆了传统机关办公环境单调、沉闷的视觉感受,让每一个到访者,都能够被创新创业的工作激情所感染。

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组组长胡喆表示,“项目组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你想证明自己,就会有很多机会,所以,大家都很努力,也很珍惜。”朱豪君也认为,在项目组的岗位上工作,非常锻炼机关干部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大局意识还是统筹协调能力,都将得到更好的提升,而社会化、市场化拓展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在去年9月团市委承办的全国“创青春”大赛中,项目组开创了创交会与比赛相结合的模式,很多创业团队、创服机构、创投基金都慕名而来,两天“创交会”汇集了来自全国的150个创业项目参展评审;同时组委会还邀请了24家“梦创工坊”青年中心、23家创投机构代表、22家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项目进行展示;在“创交会”上,还举办了“中国青年梦创训练营”、“创业项目和风投机构连连看”等各类活动。丰富的内容吸引了超过1000多人进场参观,网上累计有3500万人次关注和观看了全国大赛的直播。

新鲜“血液”汇聚成就“梦创天团”

随着项目组工作的发展,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而四面八方自动汇聚而来的青年志愿者,成就了一支“梦创天团”。

段少湛和孙泳是上海青年创业协会的干事,为了更好地对接青年创业工作,她们把工作场地从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搬到了项目组来。

95后的陈宇原本是一名学生,参加过团市委组织的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青年汇智团”,在得知团市委成立了创新创业项目组后,他主动要求加入到这个全新的团队中。陈宇说,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可以接触到那么多的创新创业资讯,每一天都很有新鲜感。像陈宇一样,还有一些大学在读学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也会利用业余时间,来项目组义务劳动。

如今,新一年度的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有已经全面开启。项目组的成员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7月9日的“临港杯”2017年度“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仪式和梦创大讲堂活动。在他们的嘉宾名单里,有跨界做风险投资的知名台湾地区音乐人黄舒骏、有从央视辞职创业的知名主持人郎永淳,还有途家网创始人罗军……正在和他们联系对接行程和活动安排的志愿者们,凭着过往的操练,显得淡定自若,游刃有余。

团市委领导表示,项目组的设立,从一个很具体的切入口,与体制外的青年创业者实现“链接”。而这些青年不仅是时代的弄潮儿,青年的领头雁,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是值得推广的先进典型。未来,他们将成为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而共青团将陪伴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