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贸易金融网、《贸易金融》杂志、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研究院承办,中信银行、宜信翼启云服支持的“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主题是“产融结合下供应链金融4.0的机遇与挑战”,近400人参会。
北京财资和供应链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强表示,本次会议力图在中国供应链金融领域形成有趋势分析、有案例分析、有权威解读、有服务手段的高端商务交流平台,进而为助推我国产融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致辞中表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和路径。本次会议与金融支持制造业与《中国制造2025》相吻合。金融要支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经济“双引擎”。他建议,多方合作建立各类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
商务部原部长魏建国以德国和以色列为例,分享了当前金融改革的滞后将影响实体经济和创新的发展的观点。他建议,加大金融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坚持创新发展。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席张燕玲指出,供应链金融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调结构的精神,是去杠杆的好抓手,供应链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精准性、包容性、安全性,发展方向是在线化、专业化、标准化。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竞强认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面临着三大发展瓶颈。一是大型核心企业凭借独有的资金优势,在做供应链金融工具时有抵触心理;二是大型核心企业不愿意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背书,导致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无法用合理成本获得评估风险所需要的数据;三是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水平较低,能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集成并提供系统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服务商较少,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忽视了信用价值链的构建,造成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张竞强认为,随着供应链金融理念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政策的驱动下,银行、保理、信托、基金、电商平台、园区、行业协会等各方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合作,产生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催生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供应链金融交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