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03-23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临港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现将《临港地区 “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2日

 

一、蓄势待发的临港

“十二五”时期,临港地区顺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双特”政策,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塑造。

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临港地区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5亿元,新增注册资本20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845亿元,税收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大幅增长。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6+1”先进制造业格局基本形成,至“十二五”末,引进产业项目324个,产业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推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发布,区域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得到激发。

功能塑造实现新突破。围绕城市功能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围绕产业链布局发展专业园区,落实科技创新“一城一带一中心”空间布局。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大集团“南下”临港实施多元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取得重大成效,明珠临港小学、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民办沪港学校等相继开学。高等教育布局更为完善,建桥学院入驻开学、电力学院开工建设。城市文化不断丰富,上海天文馆等重大项目落户,一批知名文体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轨道交通16号线开通运营;两港大道北延伸段、临港大道等骨干道路和片区联络道路相继建成。城市供水和污水系统、电讯工程、防汛大堤等重点工程基本完成。生态特色进一步凸显。绿化景观不断完善,城区绿地覆盖率超过38%,成为上海市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开展建设试点。

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集聚国际国内资源,不断破解制约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瓶颈。主动承接自贸试验区功能拓展和制度辐射。平行进口汽车展示销售、文化装备产业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双特政策效应显现。市委、市政府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实施特殊政策。市、区两级进一步简政放权,统一开发建设的机制基本确立,临港地区活力进一步增强。管理体制更加灵活高效。初步建立形成了“管政合一”的运作模式,对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招商引资、规划土地、动迁安置等区域统筹能力进一步加强,探索建立集成型审批信息化平台。

2、“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临港地区面临的外部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世界经济发展的多重风险因素不容低估;国内经济新常态发展,创新转型与对外开放并重;上海加快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中心与自贸试验区试点共同推进全球城市建设;浦东积极承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

面对外部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临港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定位升级的转换期。要在坚持禀赋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进一步突出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新空间,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

二是功能塑造的提升期。要加快塑造城市新功能,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在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内涵,加快布局功能性设施。

三是内生动力的激发期。要培育临港地区核心竞争力,通过要素集聚、产业引领等路径,着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推进人气提升和职住平衡,实现独立高效运转。

四是创新转型的交织期。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高新技术、智能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五是资源整合的窗口期。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加快推进“港口、产业、城市、城镇”统筹协调发展,加快落地一批高能级的功能设施,为临港开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面向未来的城市

3、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积极融入“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方针,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创新功能培育,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塑造,更加注重开放功能提升,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开发,聚焦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环境吸引力、区域影响力,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临港地区成为创新特色鲜明、高端资源集聚、城市形态领先、生态环境优越的科技未来之城、长三角滨海节点新城,成为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引擎和战略空间。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临港地区发展要充分体现以下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以创新引领发展、集聚资源、突破瓶颈,提升临港地区发展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产业创新,打造“临港智造”品牌和先进制造业战略高地;着力创新创业,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着力制度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

——坚持产城融合。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城镇化发展新要求,注重规划引领,优化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整体性。以满足人的需求和提升对人的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城区魅力,营造宜居宜业氛围,加快人气集聚。

——坚持绿色低碳。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各方面贯彻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清洁生产,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开放合作。抓住“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机遇,积极推动与自贸试验区、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区域以及杭州湾北岸地区、宁波、舟山等联动发展。拓展海港、空港、信息港、国际人才自由港等复合功能,形成市场作用机制发挥充分,各方参与度高的发展格局。

——坚持成果共享。切实加强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重大功能性设施优化布局。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4、主要目标

围绕打造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引擎和战略空间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框架,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创新融合、产业集聚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框架初步形成;初步形成功能综合、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风貌,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持续涌现,成为宜居宜业、生态低碳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滨海特色、健康时尚的都市文化休闲度假区,集聚人气和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发展目标和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1500亿,增长50%。

——税收总收入。年均增长23%以上,2020年,总收入达到200亿元。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20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超过75%。

——人口。到2020年实有人口达到45万人,旅游人口达到1000万人次/年。

三、以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为核心,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

对标“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坚持高端新兴导向,健全完善鼓励创新的保障机制、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培育有利于产业形态和模式创新的产业生态,推动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打造创新要素和重大创新工程集聚的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

5、全力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加快建设关键功能平台。培育建设15个以上功能性创新平台。推进科研支撑平台建设,做大做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运用,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关键研发团队与核心骨干企业。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争取各类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检测验证平台落地。规划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成立跨领域的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和专家顾问团队,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支持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动重大装备和重点产品在关键核心材料、工艺和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以技术组合为基础的集成式智能化创新和应用,支撑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培育10家以上智能制造样板企业。培育智能制造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支持发展协同开发、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共享为核心,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基础,强化核心技术研究攻关,推动关键软硬件产品产业化,构建临港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打造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样板工厂,开展10个工业互联网典型试点项目,搭建2个配套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打造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集关键技术、先进产业、典型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创新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民用航空、再制造、光电子等在建园区,规划启动建设微电子、新材料、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工业机器人、智能电网等一批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配套完善、龙头企业主导、创新能力突出的智能制造集聚示范区,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6、加快构建升级版产业体系

提升装备产业发展能级。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增强装备制造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推动龙头制造企业率先开展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努力在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等方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依托大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进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研究,加快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等重点项目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集成与匹配、控制等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信息化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汽车研发设计水平,优化汽车智能生产过程,促进汽车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核电设备、风电设备、光电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领域,布局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储能装置等的研发制造。着力提高产品的研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突破、生产制造能力,以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装备关键零部件发展,实现核电装备设计、制造、运营与服务之间的集成发展,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区。

——航空及动力装备。重点聚焦航空设备及配套产业,以商用航空发动机测试、验证、总装、试车为核心,初步形成航空配套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研究、设计、试制能力。承接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产业化专项和重大工程,着力提高航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民用航空产业链的完善度。引进和扶持关键功能性项目,发展航空维修、物流、教育培训、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打造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园。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聚焦深海式半潜钻井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鼓励动力定位、深海锚泊、海洋平台、水下生产及立管、海洋钻机等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究开发,发展深海矿物资源勘探和开发装备建造技术、深海试验装备建造技术、海底工程设备技术,着力提高集成配套能力和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具备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

——大型船用关键件。重点发展IMO TierⅢ要求的船用低中速柴油机、船用智能型小缸径低速柴油机、LNG船用双燃料/纯气体发动机、自有品牌中速柴油机、船舶推进器,发展电力推进系统、高效喷水推进装置、特种甲板机械、液货装卸系统、通讯导航及自动控制系统等船舶核心系统及配套设备,推进船用发电机及动力传动装置以及大型、高端、自有品牌的甲板机械及关键部件的研发;实现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产品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工程机械。重点发展大型轮式起重机、大型履带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用特大型塔式起重机、高铁建设用重大成套装备、铁路机械化养护成套装备、大型桩基设备、大型土石方工程机械、河道与湖泊大型疏浚设备、大型商品混凝土机械、全断面掘进机及电铲等专用大型工程机械。不断提高工程机械产品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专业化园区为载体,推动自主创新和品牌化发展,着力在IC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光电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临港功能定位的新兴产业,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集成电路。依托IC装备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形成高端设备整机与关键零部件一体化开发格局。大力推进刻蚀、离子注入、离子切割等高端设备整机系列化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重点突破电机、驱动器、控制芯片、传感器、控制器、人机交互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统软件等核心自主技术的发展。推动先进工艺生产线建设,兼顾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系统(MEMS)系统、高压电路、射频电路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全力推进12英寸大硅片材料项目建设,完善与发展“两横两纵”的产业格局(先进工艺生产线和特色工艺生产线、高端材料、高端装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C装备产业集群。

——智能装备和产品。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和完善信息产业链,推进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集成,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机器人、智能联网汽车、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集成,建设上海脑智工程中心,力争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与软件。发展信息安全、大数据、工业软件、智慧生活、供应链服务等软件信息产业,吸引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物联网在工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持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发展。推动量子通信和硅光子通信技术的研究、运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子集成平台,推动光子集成芯片、高端模块、高性能光电子器件、封装测试仪器设备等技术和产品在临港孵化,使临港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子集成技术创新中心,努力建设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光子集成产业基地。

——再制造。推进再制造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构建再制造检验鉴定、技术研发、信息数据等服务平台。依托再制造重点企业,加快建设混合型全球保税再制造基地,试点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航空器材等再制造领域,集聚再制造检验鉴定、再制造技术研发、再制造展示、再制造人才实训、再制造产业信息数据服务、集中清洗等公共服务平台。

7、培育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特色功能区,做大做强生产服务、做精做优生活服务,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技服务。围绕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重点发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流展示等研发设计服务。引进培育众创空间、创新孵化器、新型研发组织等创新载体,推进科技金融、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使科技创新成为支撑临港“二次创业”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抓住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多领域开放的机遇,打造高新技术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区,聚焦工业设计、数字出版、游艺娱乐等重点领域,集聚一批“专、精、特、新”的文化装备企业。加强功能创新,发展文化产品保税展示与交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和培育新兴传媒、视觉艺术、工艺设计等产业类型。推进教育培训产业发展,集聚国际学校和国内外职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行业研讨研修培训等机构。

——商贸物流。发展商贸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领军型服务贸易企业和总部。打造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和直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大宗商品交易,推动交易、托管、清算、仓储、物流等行业发展。推动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船舶融资租赁、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航运服务业发展。提升物流园区能级,推动物流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增值型发展。着力发展国际化的会计、法律、咨询、中介等专业服务。

——金融服务。立足产业优势和科技创新,推进金融资源匹配,发展具有临港特色的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为生产、生活和消费提供支持的基础金融,引进与开放经济接轨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机构。推进金融服务与临港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六大产业集群能级提升和智能制造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产业。聚焦新兴金融业态,发展文化金融、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集聚新兴金融总部及特色业务基地。推进产业基金引导,促进社会资本投资临港产业并在临港实现特色发展。

——旅游休闲。发挥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湖水、海洋、生态系列主题旅游产品。以滴水湖和海岸景观为核心,适度开发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着力开发环湖带景观空间,加快西岛开发节奏,启动北岛荟集海洋文化交流、国际会议举办、演艺展览等功能的地标性场馆建设。推进水上功能开发,培育特色演艺、节庆和赛事,建设集滨海文化、体育休闲、时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水、陆运动集聚地。加强“迪士尼下一站”营销,培育若干旅游功能组团,加大功能性项目导入,加强旅游资源联动发展。聚焦商、旅、文、体、农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会议展览、酒店商务、运动休闲、时尚娱乐、文化体验、医疗健康等业态的同步配套。提高旅游产业运营水平,引进商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运营商,优化完善临港旅游的软环境。

8、营造创新创业产业生态

建立完善多元化创新投资体系。强化金融对创新创业的参与支撑,推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社会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投向创新创业领域。综合运用项目扶持、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有效方式,探索建立“投贷保奖补”五位一体的财政投入体系。

推动孵化转化平台建设。推进“临港新业坊”功能完善,支持各类企业和专业团队在临港地区创建“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孵化实验室、技术交换中心,建立10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平台,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

加大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整合临港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各类资源平台,引入其他区域优质公共服务平台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人才中介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共享区域科技服务资源。

四、以深化产城融合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突破,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善、协同发展、统筹推进的原则,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在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等方面做出新亮点、形成新特色,不断提升临港城市能级,完善城市服务内涵。

9、推进城市空间体系融合和精细化开发

结合空间现状和发展导向,细化“大产业区、大生活区”布局,强化各功能分区“特色鲜明、职住平衡、配置统筹、弹性开放”的城镇群建设,重点优化主城区功能、完善重装备和物流园区配套、推动综合区南部建设,适时启动主产业区开发。

实施“一轴两带”功能联动。以临港大道(轨道交通16号线)沿线为城市发展主轴,展现城市风貌、聚集城市服务设施和功能项目。产业发展带连接装备区、泥城社区、主产业区、书院社区和综合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文化生活发展带连接综合区、主城区、洋山保税港陆域和芦潮港社区,重点为产业区提供城市服务功能配套。

聚焦点状精细化开发。实施科技创新城扩区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核心功能区。推进环湖空间深度开发,强化景观设计和城市功能嵌入式布局。加快综合区南部开发进度,推进IC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发展研发设计、商务办公。启动港口一体化开发,实现海陆资源统筹调配,港区-城区-园区联动,打造“芦潮新港”。推进装备产业和物流园区转型发展,推进临港奉贤产业社区的开发。启动主产业区地铁书院站周边土地储备和区域开发。

10、协同推动重点地区开发建设

主城区。以“集聚人气、做强功能、加强融合”为主线,聚焦打造具有健康、活力、时尚特质的未来之城目标,实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和城市化功能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高品质公共建筑和空间打造,促进要素集聚、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推进环境品质和服务能力同步提升。着力引进特定功能业态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推动商业商务、旅游休闲、创新创意、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健全城市功能。

装备和物流园区。建设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基地、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园区和新兴战略产业集聚区。继续集聚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及关键件、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港口+物流”双轮驱动,发展特种物流、进出口分拨加工、保税和非保税联动等高附加值产业,推进物流园区转型。推进奉贤园区功能配套和转型升级,建设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智能制造小镇;完善生活配套和生产服务配套,优化泥城社区、芦潮港社区空间布局。

综合区。以生态环境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培育为方向,以7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为核心,集中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居等高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功能。延续拓展浦东金桥、张江的优势产业,发展创意设计、总部经济,建设一批创意设计楼宇,汇集研发设计、总部经济、航运商务、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打造多种自然生态要素融合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打造临港“智荟城”。

主产业区。适时启动开发,重点布局民用航空、光仪电、微电子、新兴材料等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与装备产业区结构高度关联、专业相对集聚、上下游产业适度配置的综合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书院社区、万祥社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11、建立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完善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铁路、公路、快速轨道交通线为主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化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易达便捷对外客运系统,形成临港铁路客运和轨交客运换乘体系,打造多模式、广辐射、全方位的对外客运交通系统。加强与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地区、浦东机场等重要功能区域的快速交通联系,规划建立与周边和全市重要功能节点的公交直达快线。优化芦潮港支线客运组织,打通临港地区的杭州湾城际客运通道。结合沪通铁路上海东站枢纽选址和建设,实现临港地区与铁路东站的交通衔接;优化浦东铁路交通功能;加快开展临港地区对接规划S3高速公路的道路干网研究与建设。

推进内部交通连接。增强分区间道路交通联系,加快建设临港大道西段等内部路网,更好地发挥G1501、S3高速对地区发展的服务功能;明确S2高速与海港大道节点互通、海港大道—沧海路(D1路)沿海通道全线贯通方案;推进联系重装备产业区和主产业区的Y5路、Y8(E8)路建设,促进泥城镇、万祥镇、书院镇的南北连通,增加与轨交16号线联系的南北干线。发展结构清晰的多层级公共交通系统,启动中运量公交系统建设,推进公交枢纽布局和跨区域、跨镇区公交线路设置,加强公交线网覆盖;增强轨道交通短驳公交配置,加大临港公交枢纽和公交停保场的综合开发利用,引导“P+R”方式出行。鼓励发展市场化公交,推广个性定制、开放共享、互联高效的新型绿色出行模式。

加快形成货物集疏运体系。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海运、内河航运联网的货运交通集疏运体系形成。发挥大芦线和内河航运潜力,拓展南港码头综合性水水中转、江海联运功能;推进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内、外港区的联运模式。

提高市政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供水、燃气、电力、雨水、污水、通信设施等系统布局,提高资源供给安全、完善能源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风险应对能力。落实中远期用水需求,确保水量供应,完善地区供水主干网络;实现雨水“增渗减排”和源头径流量控制;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率接近100%;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融合;推进建设综合管廊,建立健全市政设施管理机制,推进市政资源信息整合及数据化管理,促进公共市政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

12、构建全方位的智慧城市体系

建设一批基础性系统平台。打造以智慧临港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临港城市云数据中心、GIS+BIM地理信息平台为主要支撑的基础性系统平台,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应用构建和管理运行奠定基础。

建设一批智慧化示范应用。推动信息化与临港政务、交通、建管、旅游、民生、科技创新等全面融合,建设一系列智慧化应用和示范。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建成集智管、智行、智停为一体临港城市交通体系;探索土地开发、园区建设、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等领域的BIM技术示范应用;构建安全、和谐、快速响应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和城市应急联动体系;深化物联网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在临港生态环境监测和市容环卫监控等领域的应用;推动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临港特色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居民健康医疗、智慧养老、文化公益建设;鼓励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应用。

建设一批特色样板性区域。建成一批突出临港定位、具有临港特色的示范性区域。推动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引入全球最新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应用机构,搭建无人驾驶示范环境。推动环滴水湖区域智慧旅游示范建设,形成以环滴水湖为核心的都市、生态、智慧化旅游样板。推动智慧园区示范建设,打造以临港科技城、金桥临港园区、张江临港园区、陆家嘴临港园区等为代表的示范性智慧园区。推动智慧社区示范建设,建成以申港社区为试点示范的智慧社区样板建设。

13、推进特色文化培育和精神引领

大力推进临港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结合临港开发建设实践,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浦东创业精神,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追求,发挥城市精神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志愿服务机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区域文明程度和居民综合素质。

提升临港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找准临港特色资源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提炼具有时代特征、临港特点的文化形象传播符号系统,打造临港文化品牌。合理开发环滴水湖文化,打造临港特色节庆活动品牌。整合利用航海博物馆、谢陈艺术馆和天文馆等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文化要素集聚和文化产业培育。

五、以率先践行低碳循环发展方式为引领,凸显绿色发展新优势

以城市最佳实践区标准,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把生态环境作为临港地区的核心禀赋优势,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14、率先建设绿色发展实践区

推进临港低碳实践区建设。搭建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加快集聚低碳领域创新资源;应用示范国际前沿低碳技术,推进生态主题酒店、低碳科技公园、低碳展示中心、低碳教育培训中心、低碳社区等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碳发展生态链。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建设低碳学院。打造“全球低碳示范地标”,建设集低碳科技创新、低碳金融服务、低碳建筑设计、低碳教育培训、低碳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低碳示范区,区域每平方米建筑碳排量比普通建筑减少30%。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依托临港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统筹考虑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构建“一核、一围、四带、五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格局,整体推动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特别促进城市防洪排涝、景观改造和水环境质量提升,为上海乃至国内类似区域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15、构筑多样化生态环境体系

打造森林城市。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为目标,以生态廊道、防护林带、楔形绿地建设为重点,强化“绿肺”功能,加快构建基本生态网络体系。加强对滨海森林通廊、大治河森林通廊、沪芦森林通廊、两港大道森林通廊和泐马河森林通廊等的生态预留,形成各功能板块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启动“中央生态核”建设,结合两港大道森林通廊,建设以文化品牌和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公园性质的公益性中央主题森林。结合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以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城市郊野公园。

打造亲水城市。结合城市开发建设,按照生态优先、环境优先、景观优先的原则,形成连通水系,恢复和完善城市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推进大芦线航道建设;保护饮水通道,实施人民塘河等28条骨干河道整治,开挖胜利塘随塘河等35条河道;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生态河道建设上先行先试,优化滴水湖和区域内河道水系,建设集水利设施、河道景观、生产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水网系统。

打造湿地城市。加大区域内滩涂湿地保护力度,发挥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物种繁衍等生态功能,实现湿地的水资源循环、平衡和再利用价值。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旅游功能,通过低影响开发,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营造城市环境和旅游环境。

16、推行低碳绿色循环生产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耗增长和污染排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探索制定产业负面清单。坚持高端新兴的产业导向,重点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各类园区、社区开展节水试点和中水利用。

积极倡导低碳交通。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以市政道路为基础构建慢行交通体系,实现短距离出行以慢行交通为主,中长距离出行以“慢行交通+公交换乘”为主。充分利用绿带廊道内可开发的水系和绿地资源,发展“绿道”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以休闲、健身为主的休闲步道系统。结合低碳示范区建设,推动公共交通逐步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完成新能源公交停车场、充电桩、维保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实现“一湖三环”区域公共交通零排放;推动清洁能源汽车发展,完善社会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区域的清洁能源充电站、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点的建设。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筑能效水平和舒适程度明显提高,建筑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建筑过程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主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标志性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设;产业区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建民用建筑的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50%。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基本实现100%预制装配式施工,建筑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开展近零能耗建筑探索。结合临港地区气候特点,开展近零能耗建筑探索,力争建成一批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土地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多种方式,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推进项目合理布局和相对集聚,为后续发展预留空间。

提升能源利用水平。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风电、海洋能等新能源的消费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应用高能效产品、能源回收和节能技术。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回用管网建设,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六、以发挥滨海临港优势为特色,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十三五”时期,临港地区发展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与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格局。

17、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放大自贸试验区对临港的辐射效应。按照与自贸试验区“承接、叠加、融合”的思路,发挥区位、空间、生态、产业和政策优势,在制度辐射、项目联动、产城融合等方面与自贸试验区加强协同,着力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保税展示、维修、研发,金融创新、专业服务业开放等方面的经验和“双自联动”政策在临港地区复制、推广。依托自贸试验区在金融、贸易、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优势,推动保税延展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一批实体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混合型全球保税再制造基地建设,完善上海南港保税功能和进口生鲜食品口岸资质。发挥战略空间储备和腹地优势,启动临港地区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研究,探索海关监管便利化和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18、发挥港口经济辐射联动效应

深化港口集疏运枢纽型功能。对标国家海洋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着力拓展面向“一带一路”航线的多方合作渠道和合作形式,发挥上海南港水水中转喂给功能和沿江、沿海、近洋航线承载能力。加快整合临港地区港口资源、海岸资源和腹地资源,启动实施港区一体化开发。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为抓手,推进多式联运功能设施的开发建设,提升内河航道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疏运能力,增强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成为航运服务要素集聚、产业集中和服务能级高端化的国际航运中心载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内地市场衔接的重要集疏运枢纽。

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拓展“港口+园区”双向互动发展新内涵,着力构建区域物流资源整合协同一体化发展框架,区域航运物流收入达到2000亿元/年。推进制造业与航运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推动物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供应链。发展航运服务业,重点引进航运融资租赁、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船舶检验登记和国际船员培训等航运产业链上游企业,着力开展跨境电商物流、国际配送和分拨以及物流和供应链金融等高端物流服务业态。设立商贸型展示交易中心,形成跨境贸易平台配套服务功能。将临港地区打造成为连通上海、对接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物流网络重要节点和综合物流枢纽中心。

19、打造海洋发展战略桥头堡

健全开放型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发挥和释放临港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交叉点的节点优势和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处于海洋产业链高端、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的先进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推动设立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涉海企业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形成多元化资本投入海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临港海洋高科技园区拓宽园区服务功能,健全和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海洋科技资源集聚、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打造以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设备研发、海洋综合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先进海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世界海洋新型产业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培育多元性海洋城市特色。扩大国际性海洋文化交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文化活动品牌,举办上海国际海洋节,建设国际海洋文化中心作为国际海洋节永久性会址,形成准确表达临港地区海洋文化发展理念、准确传递海洋城市气息的城市标识系统。开发海洋旅游和海洋产品交易市场。

20、提升开放经济门户枢纽功能

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临港地区沿海中部、长江出海口、国际航道边、国际空港旁的门户优势区位,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在共建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协作与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服务带动长三角地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吸引一批海外投资、承包企业的运营中心落户,集聚项目运营中心、工程外包中心、承包分包转包中心、项目投融资中心、工程管理中心等,加大配套金融创新服务,成为企业海外项目的总承包基地。集聚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建设“上海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推动建立双向开放合作机制。引进跨国公司、海外机构在临港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共享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面向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联盟、园区联盟、企业联盟等平台建设,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专业人才。鼓励在临港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示范工厂,推动临港地区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和分支机构,出台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的相关配套政策。

七、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迈上共享发展新台阶

21、构建城乡一体共建共享发展格局

推进临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临港地区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根据试点要求,“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探索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建立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和使用方式,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临港地区城镇化建设。推动一批重点示范项目落地建设,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绿色智能发展、特大城市周边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综合优势融合,探索特大型城市的特色城镇化发展。

推动分城区特色发展和功能塑造。以建设精品新城镇为方向,按照差异化功能定位,明确各镇功能定位,构建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奉贤园区“临港蓝湾”成为具有公共文化亲和力的特色人文社区,通过以人为本的微空间、文体赛事、专家论坛等形式塑造和展示产业社区的品牌形象。芦潮港分城区要围绕物流与互联网产业,打造上海物联网企业聚集地,建设“智能物联精致小镇”。泥城分城区要围绕“产业家园”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成为装备产业区服务配套区、宜居生活区。书院分城区要进一步发掘地域特色元素,融合发展健康产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科技生态新市镇”。万祥分城区要探索商业社区开发新模式,着力打造“活力小镇”。各分城区要注重发展连锁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完善菜场、便利店、银行、邮政、电信等业态网点,加大对餐饮商业、文化休闲、基本医疗、职业教育等行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功能完善、业态齐全、层次多样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22、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综合运用政策、资金等支持引导优质教育发展,吸引国内外名校在临港地区设立国际学校、寄宿制学校、地区分校、委托管理学校,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临港。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加大芦潮港、泥城、书院、万祥四个分城区基础教育投入。支持推进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巩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主动服务好驻区学校,支持推进临港大学园区建设,引导高等院校参与临港开发。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分级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整合区域内公共卫生资源,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奉贤园区、书院分城区医康养结合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引进优质特色社会医疗机构,建设特色医疗服务基地,满足各层次人群健康服务需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均衡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规划布局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一批社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挖掘地域特色,结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特色培育,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竞技体育场馆建设,培育体育赛事品牌,打造“15分钟健身圈”,扩大临港特色体育活动的影响力。建设以滴水湖为中心的水上运动基地。引进国际知名项目及体育资源,塑造具有临港特色的体育品牌和运动赛事。

2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就业服务。坚持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扩大新增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培训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逐步建立覆盖各类创业人群、各个创业阶段、各种创业类型的全方位、全流程的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完善社会救助。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增加社会救助力度,重点关注因大重病、突发事件等原因产生的支出型贫困群体。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综合帮扶工作。

健全养老供给。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区级公办养老院、社区级公建养老院建设及养老院公办床位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和个人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

24、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基础性、社区型居民服务网点建设,促进生活服务便捷化、网络化发展。推广“镇管社区”模式,完善基层治理基础,有序拓展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权责匹配机制,多渠道创新开拓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推进平安城区建设。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完善“12345”市民热线、应急值守与网格联动体系一体化运作机制,实行全面的联动管理和综合治理。推动执法管理力量下沉,向城乡结合部、大型居住社区、人口集中导入地区倾斜。创新矛盾纠纷分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机制和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推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常态化运行。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增加投入改善技防设施。

八、保障措施

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25、深化落实“双特”政策

细化政策细则和操作路径。“十三五”是临港新一轮“双特”政策的实施期,根据市委、市府明确的政策意见,临港地区做好政策对接和落实,细化有关开发机制、产业扶持、人才集聚、综合配套等政策细则和操作路径,强化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对开发建设的保障和推进。

发挥财政政策扶持和引导。实施专项资金整合统筹,保障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各类产业和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支持等领域的使用需求。探索PPP模式推进项目建设运营,保障区域重大功能实施。

加强用地保障和弹性管理试点。加强用地保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实行灵活的土地使用方式,在特定区域开展综合用地政策试点。加强土地规划管理,试点开展用地性质弹性管理,增加土地利用的兼容性和城市规划的灵活性。探索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以及先租后让、租让结合试点。

26、推进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

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落实永久居留、人才签证等外籍人才引进新政,实施国际人才居留和出入境便利化措施;完善临港人才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探索建设海外人才引进“单一窗口”。深化临港地区人才落户及居住证积分政策,争取试点差别化的国内人才引进制度。围绕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产业发展等需求,制定高端人才创业资助政策和领军型人才及团队直接贡献奖励政策,集聚培育一批能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扶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能级。

搭建更具支撑力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依托软件园、科技创新城等,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园建设,搭建人才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营造完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生态;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试点,与各类国际创业孵化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引进和承接各类跨境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推进临港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创建一批青年创业见习和职业见习基地。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配套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双定双限房、人才公寓及租房补贴等人才住房政策;引入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充分保障人才子女教育、人才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利用优良的生态生活环境,引进国际国内优质服务资源,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人才培训平台和高层次人才疗休养基地;探索建立统一的人才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和人才创新创业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备和便捷的配套政策供给体系。

27、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

加强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为指导,深化推进临港地区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推动临港地区成为先进理念的示范创新区和实践基地。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加高端制造和高品质服务供给。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根据临港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探索超大城市分类落户政策。加大产业园区、生活社区、公共设施等空间的信息化联动,推进智慧城市创新试点。

完善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区联动优势,以重大项目推进临港地区规划布局、资源配置和功能完善。推进区域统筹发展,加强规划编制、土地管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综合统筹。完善多元开发,进一步发挥开发主体在园区建设中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管、镇联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共同推进,实现共享发展。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临港地区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互联网+政务”模式创新,完善“单一窗口”综合服务模式,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跟踪指导,加快推进注册制度便利化。开展建设领域行政审批专项改革试点。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理顺政府职能分工,完善部门和条块协同机制,探索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衔接的综合监管模式,推进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

推进政府创新管理和效能建设。多渠道创新开拓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推动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打造系统、高效、便捷的更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服务和集成服务平台,构建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政府管理体制。

28、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十三五”规划对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的引领指导,将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逐年分解到当年年度计划中,落实具体责任部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切实发挥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作用。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依法开展规划的监督和评估,强化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全面评估,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评估、考核制度。

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加强规划宣传,健全政府与企业、居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

附:临港地区“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20年

备注

经济社会总量

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15

1500

5年累计,增幅50%

2

税收总收入

亿元

70

200

当年

3

工业总产值

亿元

657

2000

当年

4

实有人口数

万人

31

45

当年

功能塑造

5

旅游人口

万人次/年

400

1000

当年

6

国际会议数

10

100

5年累计

7

企业总部数

8

50

含民营企业总部

8

实施智慧城市领域

0

8

5年累计

科技

创新

9

重大功能性创新平台

0

15

5年累计

10

国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8

15

5年累计

11

高新技术企业

71

200

5年累计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

%

70

75

当年

13

智能制造样板企业数

0

10

5年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