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政务信息化培训提出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要实现五个转变
发布时间:2017-03-24 报送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国家关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系列文件要求和本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项目的应用实效,3月23-24日,市经济信息化委举办了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专题培训班。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出席开班仪式。

结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邵志清副主任提出“十三五”期间本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将面临“五个转变”。在发展重心上,实现从“行政管理”向“服务与治理”的转变。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政府创新服务与治理,从需求侧出发,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使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建设模式上,实现从“业务电子化”到“数据驱动”的转变。积极探索“数据驱动”的发展模式,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汇聚电子政务数据资源,融合利用社会数据资源,分析、挖掘、发挥数据作用,实现政府决策方式的数据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在技术架构上,实现从“独立架构”向“云互联架构”的转变。采用基于政务云平台的“互联架构”,提高建设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整合分散系统、推动条块业务协同、促进数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推进电子政务从“单部门建设”向“跨部门协同”的转变。在服务渠道上,实现从“电脑终端”向“移动互联网”的转移。促进了政民实时双向互动,将政府服务及时、准确地推送到百姓身边,使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7×24小时“全天候政府”。在项目管理上,实现从“项目过程管理”向“综合绩效管理”的转变。按照“综合绩效管理”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数据资产和服务能力的管理,运维资金也将逐步向实际应用成效突出的项目倾斜。

据介绍,本市各部门十余年来累计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超过百亿,有力支撑了全市中心工作的推进。为应对信息化建设的全新工作要求,市经济信息化委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系列标准规范,指导规范各部门有序有效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在总体规划上,编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导各主管部门牵头制定部门信息化专项规划,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在管理制度上,修订《市本级信息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制订《市本级信息化项目通用类配置标准》,完善“市建设财力投资信息化项目专项验收管理办法”,实现了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标准建设上,为支撑全市政务云平台建设,开展政务云标准体系的研究,推进各部门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和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针对各部门对政务大数据类项目快速增长的需求,编制《政务大数据项目建设指南》,指导各部门政务大数据类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根据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轻应用建设规范体系”,推进以“市民云”为代表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出市民身份实名鉴别平台和轻应用开发工具,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还针对各部门的专业信息化需求,指导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在综合绩效上,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研究制定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选择2个试点领域开展综合绩效前评价试点,深入开展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后评价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项目应用实效。

据悉,本次培训是本市首次针对政务信息化举办的市级专题培训。培训围绕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管理等专题展开,税务、人保、公安、测绘等部门进行了交流发言。市经济信息化委信息化推进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83家信息化项目预算主管单位、近百名信息化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