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联动营造创业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7-02-24 报送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个有七八名海归组成的创业团队,从事音乐AR(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在2016年Plug and Play与百威合作开展的“黑客马拉松”活动中,从33个参赛者和12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

这个项目被百威看好,计划用于百威啤酒文化、体育文化、游戏文化推广活动中。投资和应用都有了着落,项目团队干劲十足,目前正在为百威研发电子舞曲的社交软件。

Plug and Play是来自美国硅谷的国际著名孵化器,于2014年进入中国,2015年落户张江,已累计投资孵化超过80家中国创业企业,300家世界500强企业是其会员单位或者合作伙伴。这家孵化器经常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展孵化活动,一次黑客马拉松活动就聚集了一批颇有潜力的创业企业,许多已经被跨国公司看中。如微小传感器项目正在对接沃尔沃公司、远大中央空调等,运动型眼镜项目正在对接中国酒店联盟、华住、万达等企业。

Plug and Play采取“跟投+孵化”方法,一般项目投资5万美元,在国外的基金运行1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达12倍。它牵着客户找市场,在中国北京、郑州、上海建有分支机构。Plug and Play还开展跨境孵化,2016年举办了“跨境行”活动,13家精英创业公司从美国、韩国等世界各地来到上海,带来创新发展理念和前沿技术,参与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离岸基地启动仪式,参与PNP专场跨境路演与海外精英创业人才一对一对接。“跨境行”活动带来15个项目,有信息安全加密技术成果,也有戴眼镜就能够抓取脑电波信息,实现与大脑思维同步的表情模拟。今年计划举办2至4场“跨境行”活动,带来40个项目,帮助这些项目与大企业合作。

上海吸引了大批著名跨国公司在此实施开放式创新,推动了本土科创纳入世界版图。企业创新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跨国公司在新的创业生态中实现了技术溢出。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依托园区跨国企业、海归人才集聚等优势,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牵头成立了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器。它采用“1+N”孵化模式,“1”为联合孵化平台,“N”为联合孵化平台与GE、ebay、联合利华、博世、六三六创新公社等园区跨国企业以及相关海外机构组成的特色孵化单元。目前联合孵化平台8个创新单元,对接世界7个著名跨国公司和六三六创新公社。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刚认为,跨国公司往往有“孤岛”现象,而一旦进入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器,则很容易融入创新环境,使得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和小企业之间的合作自然形成。

作为特色孵化单元之一的六三六创新公社,具有丰富的技术转化能力;而基于这个平台,已逐步摸索出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模式。上海六三六创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表示,GE、IBM等每年都有几十个项目被束之高阁,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转化;而创新公社的优势在于对接跨国企业平台,结合中国市场,利用其成熟的创业经历,把这些成果二次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

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对孵化器前景十分看好。他说:“GE在张江已扎根16年,储备了从航空、医疗到运输等各方面的技术,希望能和更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联合起来。”此次加入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器,GE中国将率先关注工业互联网及环保行业两大领域。

据悉,在孵企业耀灵科技是陶氏化学技术溢出的结果,项目成果落地陶氏化学产生的柔性太阳能技术;在孵的GE爱迪生创新工坊可穿戴式脉诊仪、微型可穿戴运动监控仪,是GE公司研发成果的溢出。此外,在孵的蓝眸科技公司研发的透明显示技术是苹果公司在玻璃和屏幕显示上的技术需求;黑芝麻科技研发的图像视频处理技术、智能可视系统及其硬件,源自博世公司在算法和图像识别上的技术需求。GE公司为国内企业和平台创业项目提供OEM服务,如GE叉车项目成为GE动力电池管理平台的重要部分。

跨国公司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为上海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大产业平台,本土企业的和创新借此可以更快地融入世界范围的产业链。

(作者 王阳 耿挺)

【来源】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