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产品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农民收益不稳定,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困扰着一些区域的农民和地方政府。针对这些挑战,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等举措,努力破解“三农”难题,不断改革创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加速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的发掘与成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海市青浦区就以旅游业为切入点,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典型范本。
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比经济增长快1倍,“十三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中高速增长,旅游业必将成为新引擎。青浦区地处上海远郊,原是粮棉油产区,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开展特色种植,青浦区大胆引进各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怎样让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实现快速发展,是摆在青浦区领导和旅游和农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份考卷。经过数年努力,青浦区打造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园,闯出了一条新路,一条农业种植、立体养殖、农业旅游、观光农家乐、科普教育、农产品展销相结合的现代都市农业生态休闲之路。
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增产增收难题。
联怡枇杷乐园,是青浦农业旅游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是集枇杷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立体养殖、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农特产品展销、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园,2016年接待游客达8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000多万元。
2004年10月,为了解决当地种植户在农业栽培技术、果品销售、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难题,上海香绿园艺公司联手夏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塘郁村,成立了一个统筹服务的组织——上海沪香果业专业合作社。2009年当地的农民企业家建立了联怡枇杷乐园。合作社引进优质白沙系白玉枇杷,发展特色种植,拓展销售渠道,解决了当地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良性运作,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坚持农业种植为基础,实现农产品量价齐升
枇杷果林种植是联怡枇杷乐园的主导产业,通过对枇杷果林进行土壤改良、施肥管理、整枝修剪、套袋防虫等管理,不断促进枇杷品质的提升。目前合作社占地面积690亩,其中枇杷果林种植面积390亩。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枇杷果林的年产果达到300-400斤/亩的较好水平,每亩果树就有近万元的产值。
在品牌打造上,“沪香”枇杷已经获得“绿色食品、上海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品牌的提升,表明品质的提升,从而增强了在市民消费者中的美誉度。联怡枇杷乐园也因此先后荣获了“上海市经济作物标准园”、“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等荣誉。
生态大棚是园内根据季节变换搭建的生态观光大棚,为了满足游人对亚热带果品种植生长过程的探知性和好奇心,提高当地农民果品种植的多样性和收入水平,合作社分期分批引进英国草莓、台湾火龙果、莲雾、番石榴、释迦、木瓜、香蕉、甜柿、嘉宝果、芒果、香水柠、凤梨等十几个品种,分别适时轮番在4个大棚种植培育,定期轮转对游客开放参观、采摘体验,增加农艺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成为当地农业旅游的一大看点。
深入挖掘衍生产品,推动加工业转型升级。
联怡枇杷乐园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为了提高枇杷品质和综合利用率,在上海市、青浦区区科委、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和中国海军医学研究所合作成立枇杷研究所,围绕枇杷产业,投入科研经费200多万元,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将“产学研”的科技优势和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根据枇杷食用、药用知识和价值,研发了枇杷饮料、枇杷膏和枇杷糕点,通过枇杷花和枇杷叶提取液,研发了枇杷花茶和枇杷含片等产品。这样就拉长了枇杷产业链,使产品开发逐步形成系列化、产业化,从而提高了枇杷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特别是在枇杷鲜果的存储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从原来三天左右的保鲜期延长到两个多月。仅枇杷叶、枇杷花的综合利用,农民每亩地就可增收一千多元,造福了当地农民。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游客旅游观光
青浦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林种植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然后再反哺农林业为其发展的主基调,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丰富旅游的内涵和提升接待能力,联怡枇杷乐园先后配置了生态餐厅区、江南庭院-郁塘村、生态客房区、房车营地、土特产销售区、生态会议厅、枇杷茶语等。优美的生态环境、齐备的配套设施、深厚的枇杷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江浙沪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乐园也先后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3年中国美丽田园(果园景观)、“全国十佳休闲农庄”、“ 上海市级旅游标准化示范点”、长三角城市群“岁月余味”体验之旅示范点、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典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以农业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怡枇杷乐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累计产值达6850万元;2014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累计产值达6960万元;2015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累计产值达7220万元。五年间累计上缴税收2000余万元。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农民在家门口找到新活干
长期以来,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谋生就业,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务工。青浦的农民这几年就业有了新选择,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新活干,收入也年年上升。
联怡枇杷乐园就是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2010年,联怡枇杷乐园的近400亩地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用为30万元,现在已提升到100多万元,流转土地的村民收益增长3倍多。园区解决就业人数近300人,其中50%为本地户籍人员,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4万多元。
与此同时,园区土特产销售也取得了质的飞跃。联怡枇杷乐园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土特产销售平台,村民可将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拿过来销售,既保证了农户家的蔬菜、家禽有销路,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能让来园区旅游的游客可以带新鲜的土特产回家,丰富了旅游体验。此外,园区还免费为周边农户开放,提供给他们一个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宜居宜业宜游
为了使农业旅游点的环境更加美好,联怡枇杷乐园先后投资了近3000万元用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园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使其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如用柏油铺平了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地道路,改造了园内属于村队集体的臭水沟等,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2013年联怡枇杷乐园通过与塘郁村党支部结对帮扶等形式,通过捐助等形式有力支撑了塘郁村的教育、交通、卫生等事业发展,减轻了村级负担。六年来,累计捐助近100多万元,发展乡村各项事业。这些无疑都改善了该项目所在地塘郁村各方面环境卫生,使双方实现了共赢。
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闲适的格调、丰富的产品、新奇的体验等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乡下度假旅游。青浦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为解决当地“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