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一廊九区”规划中,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占到三席。发挥松江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力军、主引擎的作用,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袁球坤看来,科创驱动是松江“十三五”规划的亮点和突破口,“开发区要始终把精力和资源凝聚到这个战略部署上来,以科创走廊的建设为引领,做实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关键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把好发展规划“方向盘”
经过24年的发展,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松江产业发展的龙头。然而在三年前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园区的战略定位、开发模式、产业布局等都已与这块国家级招牌不太匹配。“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园区的规划。”袁球坤告诉记者,眼下已经请来国内顶尖的设计团队——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3个月时间,对开发区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为园区新一阶段的发展谋篇布局。
“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我们将重点聚焦产业结构、功能拓展、生态环境、配套公共建筑等的优化。”袁球坤表示,要将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水平的一个产城融合示范区。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开发区还将聚焦环境改善,一手抓“拆、改、建”优化硬环境,一手抓“整、梳、堵”改善软环境。明年,开发区将加大主干道、雨污水、燃气及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完善商业配套的引进,深入推进企业属地化管理,落实企业股权转让、产权交易、厂房承租等监管政策,为落户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牢筑招商引资“生命线”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生命线’, 也是开发区的首要工作。”袁球坤说,今后将围绕“三个一批”,大力推动项目引进和落地。在存量优质企业方面,开发区内先进制造业亮点频现。庄信万丰化工投入1.4亿元用于尾气净化器扩产建设;阿克苏诺贝尔投资650万欧元,在开发区设立其在国内最大的技术研发基地;箭牌糖类投资94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年产值达9500万元;正泰集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集团科技园项目,这些项目都将助力开发区实现产业、人才的高度集聚。
在重大项目落地领域,总投资9.2亿元的榕基软件项目今年11月底开工建设。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开发区将陆续有10个集群项目开工建设,包括天安金谷科技园、库卡柔性系统制造等区级重点项目和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与此同时,开发区进一步加大对“四新”经济的培育力度,将机器人、3D 打印、智慧安防、新材料等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双创成长型企业蓬勃发展。
袁球坤进一步介绍,占地4.18平方公里的松江出口加工区,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正式翻牌成为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的第二家保税区。
聚焦队伍建设软实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1000多家企业,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袁球坤说,干部队伍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一套好的体制机制,才能整合好、发挥好各方资源,也才能让这些企业扎根开发区,助力“产业兴区”建设。
“今后我们要实现党工委、管委会、集团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个组织架构运行的模式。”袁球坤告诉记者,而重点就是配强党工委班子、做实管委会职能、调活集团公司运营。通过这一轮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开发区的每项目标、每条措施成为全体职工的行动自觉。通过队伍建设提升软实力,眼下开发区还在着手汇编相关办事指南,努力形成一个开发区干部队伍联系企业的组织架构,让企业进得了门,找得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