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年上海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 宏观经济运行稳健
发布时间:2016-12-16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岁末年终,上海“稳中有进”态势明显。在第四季度的10月和12月,中芯国际与和辉光电两个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动工,两个全年最大的项目,投资额之和高达近千亿元。

企业有没有投资意愿,愿意投在哪里,是宏观经济走势的最真实反映。“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大项目落地,折射出上海经济走向,尤其是实体经济正在趋好。

从全国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看,“回暖”的气息正在出现,这一点,在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感受尤为明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走出低谷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每季度GDP增长均与全国完全相同。进入四季度后,从工业回暖、出口回升、就业平稳等宏观经济表征来看,上海继续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今年,上海GDP累计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6.7%,总体平稳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财政收入增势较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稳中有升,就业、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稳定增长。

上海经济能够实现稳中向好,首先来自全国经济稳定、市场环境改善。比如工业领域,下半年上海汽车、钢铁等重点产业需求回暖、利润增长明显,直接原因就来自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推动。

在去产能等改革举措推进下,产能过剩行业低端、低价、无序竞争的格局开始扭转;在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适时影响下,激发消费潜力的同时,又促进企业在供给端积极转型,研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

这一年,上海汽车产业由降转升,最终一鼓作气实现两位数增长,广受市场欢迎的新车型实现“爆发式行情”;一度陷入困难的钢铁业利润成倍增长,世界领先技术支撑下的精品高端钢材,成为最突出的增长点。

上海这些行业从谷底“一跃而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素,但根本上,源自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主动作为,源自全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实现的提质增效。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思路,成为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在攻坚的关键一年中,上海正是坚持了这些政策思路,将改革落在实处,使得经济发展的长短目标有效结合,政策效益充分发挥。在五大政策思路作用下,今年以来上海宏观经济运行稳健,三个季度GDP增长连续稳定在6.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实体经济走出低谷,多项支柱产业强势反弹;微观领域,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浓郁,新设企业数量创下新高;在各项国家交付的改革任务扎实落地的带动下,上海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下降;而在民生领域,上海就业形势稳定,物价涨幅处于可控范围,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

动能转换,新方位下的节拍更快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平稳增长,然而静水流深,表面的平静下,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能新旧交替。经济稳定增长,是在克服淘汰落后、调整转型的阵痛下,依靠创新,驱动增长。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节拍”上,上海沿着与全国一致的方向,勇立潮头,率先创新转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成为攻坚之年上海坚定不移的发展主线。

放眼全国,快速增长的服务经济加快是新动能的突出表现,服务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工业经济。而在上海,今年第一季度服务经济占GDP比重就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七成,同时上海服务业高端领域和新兴业态两个方向加快转型。

今年1月—10月,上海服务业中,高附加值产业一马当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8.5%;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超过44%。在上海的中心城区,服务业高端化趋势明显,比如前十个月,静安区金融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五大重点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区总税收收入的比重高达72.3%。

平台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这些,正是当前上海服务经济呈现的新特征。“这些被称为‘新经济’的业态,过去很难统计,但考虑到它们的惊人增速,我们已经开始初步探索,以求更加准确、全面反映。”上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全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代表转型升级的产业增速显著快于整个工业增速。在上海,工业经济新动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月—10月,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2.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增速分别高达47.6%、19.4%。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7.3%,利润增长31.8%,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产值增长11.8%,利润增长1.3倍。

新动能引领实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应地,上海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等行业的依赖度显著下降。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房地产业对全市GDP增速的贡献率为6.7%,比去年全年下降1.5个百分点,并且比全国同期数据低了2.1个百分点。

一降一补,发展避免“木桶效应”

要向前跨越,直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未来发展新阶段,视线要盯住远方,也需看清脚下。

当前上海的经济发展,并非没有“木桶效应”。和全国相比,上海在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杠杆过高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但仍面临着较为明显的成本问题和环境、城乡差异、大城市病等短板问题。

上海的经营成本高,是过去几年不少在沪国内外企业深刻的“第一印象”。如今,这一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改变。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市通过“营改增”全面推行,以及下调三项社保费率,共为企业减负约400亿元。1月—10月,上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2.6%,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下降1.4%,两项成本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得以下降的直接成本,但国内外企业更关心的是,上海能否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一“隐性成本”上取得突破。这一成本体现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与政府打交道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实质反映的是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

今年上海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破除制度性瓶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证照分离”改革在上海全面落地;“权力清单”,成为一年来改革进程中一大热词,上海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覆盖市、区、乡镇街道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并探索行政权力的标准化管理;上海还全面实施按行业、领域、市场等形成的133个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框架。

进入第三个年头的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正步入新的阶段。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进一步深化,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专题评估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在90%以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对外资实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50余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扩大开放措施得到落实,市场准入便利化“双十条”措施正在深化。在贸易监管方面,今年上海自贸区将“先进区、后报关”监管创新拓展至空运渠道并取得明显成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全面上线,口岸通行效率大幅提高。众多致力于降低“制度成本”的改革举措,生长于自贸区内,开花结果在区外更大范围之中。

近一年来,上海补齐薄弱环节短板的改革措施加快落实。“应当看到,短板领域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通过“补短板”,既能拉动当期投资,又能引领未来需求,是上海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调控的有效结合点。